前言:
《中世纪的秋天》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漫长的中世纪在十四、十五世纪接近尾声,文艺复兴即将在崭新的16世纪来临,宗教圣像的色彩似乎逐渐暗淡,禁欲的伦理教条似乎逐渐失去了它的约束力,而玫瑰色的骑士传奇也似乎渐行渐远……
作者:[荷]约翰•赫伊津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
译者:何道宽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ISBN:9787563376476
最优版本纸质书底价:孔夫子旧书网 九五品(RMB:85.00)
最优版本电子书底价:暂无
<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86 src="http://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19136425&auto=0&height=66"></iframe>
书籍概要:
《中世纪的秋天》研究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文化史,展示了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情色、死亡恐惧等内容,对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适合对欧洲文化与中世纪感兴趣者阅读。
(埃莱顿画作《以基督的名义》。图片来自网络)
一、中世纪的精神面貌
中世纪的精神总是体现出剧烈、极端、反差等特质。这种特质暗示着极度悲惨的社会现实与极其美好的心灵愿景。
(一)强烈激情
中世纪的人情绪容易激动,好走极端。
1.童话色彩的政治生活:民众生活在童话性情境里,政治的参照系不是各种复杂机构而是民歌或者游侠故事,政治倾轧也只是血腥的传奇故事。
2.复仇的政治主题:复仇是中世纪人宣泄激情的重要途径。血腥复仇是影响中世纪王公与国家之间命运的重要因素。
3.过度激情的正义感:中世纪的正义感与野蛮的复仇情绪结合在一起,催生严厉的司法和恐怖的酷刑,并伴随着民众欣赏酷刑的愚民娱乐态度。
4.普遍缺乏的安全感:民众在宗教统治下普遍忍受下地狱、魔鬼、巫女的精神恐惧,安全感的缺失也加剧了激情无法合理疏导并且过度泛滥的情况。
(二)美好愿望
绝望是中世纪末期的普遍心理状态,与此相对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渴望。中世纪人的美好愿景体现在艺术和礼仪上,前者通过艺术追求美让绝望的生活变得崇高,后者美化和拔高生活。
(三)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是中世纪生活里残酷现实和美好幻想之间的一道面纱。
1.骑士精神与高尚心灵:中世纪末期平民生活普遍悲惨,骑士精神与同情平民的基调相符,保护平民是骑士的职业,因此骑士精神意味着美德与高尚。尽管这种高尚心灵从未进入现实。
2.骑士精神与英雄崇拜:骑士精神是对完美男子气概的高尚幻想,它象征勇敢、无私、战斗、激情、忠诚以及自我牺牲。尽管这种理想只是对残酷现实的一种遮蔽。
3.骑士精神与爱情主题:骑士故事的内容多有为爱而自我牺牲的情节,它暗示着肉体性的激情向伦理性的情感克制的转化。尽管为心上人牺牲的高尚形象更多出自男性的自我幻想。
(弗兰克·迪科塞尔画作《骑士》。图片来自网络)
(四)爱情文化
爱情的多种形式和骑士精神都是中世纪民众的美梦,它将性上升为文化,但这依然是掩盖现实的谎言。
1.色情文学:色情文学将仪式的神圣性和世俗的肉欲结合在一起,彰显了爱情的动物性,表示人不必禁欲的理想。
2.宫廷诗歌:宫廷诗歌将爱欲用优雅形式应用于贵族的生活乃至日常谈吐,形成一种虚伪又高雅的爱之艺术。
3.田园诗歌:田园诗是对生活的模仿,它将人们从高雅、教条和程序化的爱情模式中解放,色情和自然的欢乐联系在一起。
(五)死亡意识
中世纪对死亡的态度是极其世俗的,即死亡是不幸、哀痛以及恐怖,而非终结和安眠。伴随死亡产生的是人体必朽的恐怖观念,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人体腐烂的极度厌恶。
二、中世纪的宗教情况
中世纪是宗教的世纪,但是宗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神圣。
(一)宗教生活的双面性
中世纪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依据基督教进行处理。由此,一方面宗教不断贴近生活、渗透生活;然而,另一方面过度的宗教化导致了信仰的亵渎,渎神成为日常宗教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虔诚人格的双面性
中世纪人的人格中包含有“罪的尘世”和“上帝的天国”这两种极端紧张状态。由此,一方面中世纪人恪守极度的虔诚禁欲伦理观;另一方面他们极易沉醉于世俗并放纵欲望和情感。
(三)宗教情感的双面性
宗教将中世纪人引向一种虔敬的生活方式,然而虔敬也意味着危险,因为静默沉思的生活会致使人精神抑郁甚至是变得癫狂。
(弗里德里希画作《海边修士》。图片来自网络)
三、中世纪的思维方式
中世纪思维重视象征、想象和形式,但这些方式在中世纪末期逐渐衰弱。
(一)象征思维
中世纪人相信通过象征手法,人可以通过具体图像把握神秘世界(如胡桃象征基督,胡桃核象征基督神性,胡桃壳象征基督人性)。随着文艺复兴的临近,人物形象与自然合一的古典神话思维兴起,象征逐渐式微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字游戏。
(二)想象狂热
与象征相伴,中世纪人倾向通过想象力穷追事物的理想意义和普遍意义,由此追求上帝。这种想象所导致的神秘主义在中世纪末期转向了冷静的虔敬主义,即静心、节欲、勤奋、朴素的生活方式。
(三)实践思想
中世纪人注重形式主义,即一个事物必然依附于被类型化的形式(如谚语、座右铭)。但形式主义在中世纪后期成为肤浅的空话,轻率的态度导致对巫术的迷信,以至于引发巫术
迫害。
四、中世纪的艺术状况
与趋向阴暗的中世纪文史不同,中世纪的艺术总体是明快的。
(一)实用的艺术意义
中世纪艺术的实用价值高于艺术价值,先有用途而后才有对这件艺术品的渴慕之情。
(二)美术与文学的比较
美术对文学的优势在于视觉的主导力量,一旦观众的审美需求超出自然世界的清晰形象之外,美术的优势就要让步于文学。
(三)新的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将会带来新的艺术形式,但是中世纪孕育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文化仍保留着强烈的中世纪色彩。
(迪科塞尔画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并非断裂的两个时代,中世纪并非与文艺复兴针锋相对的“黑暗时期”,中世纪的精神气息始终印刻在文艺复兴的文化里。我们对中世纪的每一次追溯,都是对中世纪的再次翻新与创造。正如历史的意义始终存在于我们对过去的不断回顾和发掘中。
作者:Elinor
永远捉摸不透风俗的本质。
任何一种视角都可以挖掘成为奇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