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篇小说,小说背景设置在长三角某城市。写一位母亲带着一个智力障碍的儿子生活,母亲白天把儿子送到特殊儿童学校,自己去工作,晚上再把儿子接回来。
幸亏这位母亲自己的单位是事业单位。不幸中的万幸吧。
但是整个故事看下来,就知道太“虚构”了,所谓没有“真情实感”。小说结尾写儿子把女同学领到家里做爱,写这位母亲在门口听见了,心痛。作为读者我觉得这部分情节有点脏,觉得脏不是因为写到性,而是母亲心痛的重点,你能看得出来作家没有太多的体验,有些想当然了。常年带着智力障碍的儿子生活的母亲,想法和心痛的那个点不是这样的。
再之前看过一则社会新闻, 姐姐捂死精神病妹妹,大家可以看到患病家庭是为何宁肯自己照料、也不愿意送家里患病的人到机构的。
家里有生活无法自理、甚至还要破坏的病人,要牺牲至少一个人来照顾她。全家人的心理都不会健康,因病致贫更是常事。
也就是说,我们国内也有“看护杀人”的情况。
这才是事实,比那想象的小说现实多了。
我上班坐的公交车有一站能到特殊教育学校,每隔几天会碰到一个智力障碍的女孩,她奶奶或者姥姥陪着她,让她坐在公交车后排,老人家(大概60岁)站在下车门附近。为什么不坐在一起?看起来像是培养女孩的独立性。这个女孩没有攻击性,就是一眼可见的智力障碍。但是她知道这是哪一路公交车,也知道在哪下车,还会听手机里的音乐,或许在特殊教育学校几年之后,她的生存能力能有所提升?
《看护杀人》这本书,大家翻看就知道首先要强调的是老龄化。2015年的时候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占总人口数量的1/4,大家那么害怕老龄化,就是因为老了之后多会体弱抱病,就会出现不接受他人的帮助就无法正常生活的情况。
而书中还称,日本已经成为“超老龄化”社会,“老后贫困”也成了严重的问题。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国家,“老后贫困”同样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自己没有了用途、反而要“拖累”别人的年龄,要作何选择?前段时间看了武汉大学刘燕舞老师《农民自杀研究》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自杀的人们之中,有许多都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价值,本来就贫困的生活,经不起再多一个人的拖累,——反正也老了,反正活着也就那回事,就干脆,结束生命。
湖北作家陈应松写过一个中篇小说《母亲》,就是写身为农民的母亲,老了,病了,几个儿女都是农民,表面看起来手头最阔绰的不过是做乡村小学教师的女儿。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儿,每一个小家庭都不是健康、平安、富裕的人家。结尾就不写在这里了,大家就兴趣可以点开链接看。
《看护杀人》之中的案例,多也是照顾患了绝症的家人。我这里说的“绝症”不是得了就会死的病,而是得了之后不会好转、但是也不会死的病。而且奇怪的是,患病的人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精力旺盛,需要的睡眠很少,且力气不小,拿东西砸人、打人都是说来就来。
那么比家里有一个需要看护的人更令人绝望的是什么?是家里两个需要看护的人。
书中有一个案例,普通工薪族的夫妻,所生下的第二个孩子患了先天性重度脑瘫,于是妻子悉心照料,丈夫出门上班赚钱。可想而知生活无法宽裕。那么突然有一天,妻子精神崩溃,患了痴呆症。这下子,丈夫需要照料两个“绝症”的病人。
这则案例是作为非极端案例来分析的,因为有机构介入,家人并没有做极端的事情。
在第一章,作者列出了一些“看护杀人”的极端案例,当然其中的大多数施害者都得到了社会的谅解。书中对“看护杀人”的极端案例总了一个总结,梳理了从2010年到2014年的44起看护杀人事件的分析,44起中,20个被害者都是痴呆症。书中对结果出具了饼状图。
根据厚生劳动省2013年进行的全国调查可知,进行家庭看护的看护者中约7成为女性,而加害者中女性与男性的比例却恰恰相反,性别的过度失衡使得这一现象已不容忽视。我们不禁猜测,也许男性在看护过程中更容易陷入绝望状态。
汤原副教授作出了如下推测:
男性在生活中一向以工作为中心,不习惯操持家务及育儿,若突然开始看护生活,对男性而言负担可能更显沉重。并且,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对未来感到悲观,也更少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若辛苦无望的看护生活一再持续,男性比女性可能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下面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和同样经历的人互相交流等。
书中列举了种种看护人员面临的绝望境地,但是,为什么不送到看护机构呢?
三个原因:
有人想送,但是接收方床位已满;有人想送,但是资金不够;有人不愿意送,原因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样——不放心。
患者无知无觉,不懂得表达,谁知道别人会怎样对待她呢?好人还有可能被虐待呢,何况患者这样的全然的弱势方?
翻看此书,自然是希望能找到出路的。
日本呼吁对看护者进行援助,因为许多看护者因为要24小时工作,所以是没有收入来源的,而在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的看护中,自己也容易患上精神症状。而日本每年有10万人因看护而辞去工作。
英国的看护者每周的看护时间达到35小时以上,可在规定条件下每周领取62.10英镑(约540元人民币)。此外,本书作者认为最值得借鉴的是“暂托护理服务”,暂托期间可以送到机构,也可以由护工上门,这样看护者就可以松一口气。
书中也简单介绍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方案,虽然看起来都和“祈祷”的用处差不多大。也行是我太悲观。
当然,最终,我们还是要抱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