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认为那些职场精英忙于工作,免不了以生活的部分缺失为代价,但事实是许多工作量是你十倍的人,他们休闲、玩乐、充电的时间也可能是你的十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只用你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你认为的高强度工作。因而,工作清闲的人未必能将生活安排得有多精彩,因为工作时间的惫懒也带入了生活,你的脚步变得拖沓沉重,结果是你既没有得到按时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没有体会到时间充裕的轻松,更没有享受到工作之外的欢愉,最后只能带着几分忧虑,几分后悔的茫然进入梦乡。
是什么造成精英人才和普通上班族的巨大差别?成功的法则是什么?这些法则是否可以从工作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看完这本书,我认为以上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作者户塚隆将在高盛集团、麦肯锡咨询公司供职,并在哈佛商学院就读两年,身处精英阶层,他将在这些地方习得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其实质是成功人士应有的行为习惯,而这些细节聚沙成塔,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显得游刃有余。
作者将48个行为习惯归纳为四块,注重人脉投资、不断自我提升、培养高效率的工作方法、目光长远地看待问题。这种细分要点,并用故事加以论证的方式让我受益颇多,不仅提纲挈领,建立好整个框架,利于思考,同时这些细节也让我感同身受,更帮助我看到了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疏漏。尤为关键的是,作者的思考方式很值得借鉴,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能看到机遇和改进的地方,有的人只会抱怨,其中的差别引人深思。
人脉投资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如果只把它视为利益性的人际往来,未免显得狭隘,可想而知,这样的关系维护也仅仅停留在表层。开篇作者就点出你必须珍惜超越利害关系的人脉,你不能预见你们的关系会在将来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但如果能始终以诚相交,这些点点滴滴会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串联起来。作者要表达的并不是你要精于计算未来可能给你带来的好处,而是人要珍惜相处的缘分,一个成功的人不会没有真正的朋友。
书中介绍很多具体的行为习惯也让我醍醐灌顶的感觉,例如与人相处时,应注意经常改变相见的场所和环境,因为这些不同的愉快回忆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再如一些我们习以为常挂在嘴边的话,频繁地使用I’m sorry,在英语中会让对方觉得奇怪,这是轻率地重复否定自己的言行,会下意识给自己营造出一种不可被信任的印象。而真正需要表达歉意的时候,也不能用“不好意思”这样模凌两可的表达方式含糊带过,与其表现出自己的不自信,不妨多说几句谢谢。
像这样让我颇为惊讶的行为习惯还有不少,例如两周护理一次鞋子,这样看似严苛的自我要求展现了对仪表细节的注重,正是对这些点点滴滴的严格贯彻,让一个人从工作效率乃至精神风貌都有长足的改变。要培养起这些习惯并不容易,但一点点做起,我相信就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进步。事实上,当我们在一件事上懒散并试图说服自己,下一件事会努力做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这种懒散延续下去,形成所谓的恶性循环,工作和生活确实需一分为二,然而两者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多讲求效率,就意味着你有多重视工作以外的一切。
工作和生活的经营法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