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从来不是循序渐进的,它像一股洪流般瞬间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引爆点》探讨的就是流行背后的成因,谁引爆了流行?又是以何种方式引爆的?我很喜欢读格拉德威尔的作品,他总是在开头就把书的宗旨脉络梳理清楚,然后用丰富翔实的案例进一步佐证他的观点,深入浅出地把他的理念根植于人们心中。全书围绕3W问题作出了精妙的解答,who,带动流行的关键人是谁?what,流行的对象本身拥有什么特质?where,创造出流行的环境是什么?
几年前,手机套迅速取代了手机壳,对此我的感受很直观,似乎瞬间大家都开始挑选形象色彩各异的手机壳,是什么让套子沉寂了下去,而手机壳却流行了起来?从网上、朋友们那里得到的答案莫衷一是,我个人的推断是智能手机占领市场后,由于它的结实程度远远比不上之前的手机,壳成为一种较优的保护手段。此外,壳色彩形状的多样性也比手机套更具优势,本身便极富吸引力,在朋友间的互相带动下,便引发出了使用浪潮。
根据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信息链中有三种人起到了关键作用,富有社交天性的联系员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市场内行将专业复杂的信息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内容,从而将公众与市场联系起来,推销员则说服大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格拉德威尔的个别人物法则,流行背后有这些关键人物的推动。
在他的流行理论中,我认为what是显得最薄弱的一环,流行事物本身也应具备能流行的要素,附着力,即它拥有能抓住人注意力的能力,但这似乎很难找到一个规律,作者举了几个以教育为宗旨的电视节目为例,它们的流行都在于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但产业、对象一改变,思考方式也随之变化,吸引注意力这个概念似乎很容易接受,但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怎么吸引注意力。附着力因素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再一次印证了很多事物的发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蓝狗线索》居然连着五天播放相同的内容,但对孩子们来说,不仅不厌倦,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你必须深入研究,才能把握住流行的脉动。
流行理论的三个法则都暗含了一个基本原则,巨变往往由微小的因素所引发,而这一点在他的环境威力法则中最明显,即引发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我们似乎难以想象纽约地铁乱糟糟的涂鸦竟是引起犯罪率上升的诱因,一旦群体超过150人,就会变得难以有效管理。至此,这本书不再仅仅关注商业营销,它来到了社会现象的范畴。当电视中出现用硫酸泼人的报道后,类似的案例成比例增长,这些原本用意为告诫和教化的方式却得到了背道而驰的效果,值得深思,我们对外界的反应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敏感得多。
《引爆点》的精彩之处在于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不总是依照着我们的常识和直觉发展的,世界也许是另一番样貌。下一次,嘭!又一个流行事物袭来,我们可以试着寻找这巨变下的微弱痕迹。
嘭!什么引爆了流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