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直是偏爱末世题材的,在看过那么多末世小说以及影视剧之后,再看这本《废土》,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也仿佛找到了末世题材小说的根。
末世幻象题材源出于科幻小说,却有着更丰富的拓展性,这类体裁的魅力在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来源于生活,一半超脱于现实,不论是拷问人性,还是鞭挞科技与文明,末世小说都是不错的选择,看了这本《废土》,你会发现,原来人们已经对于世界末日进行了如此多的幻想与思考,书中集结了22位著名科幻作家的短篇,其中不乏奥森·斯科特·卡德、乔治·R. R.马丁一干大名鼎鼎的科幻名家,每个作家都力争在短小篇幅中,描摹出了自己对于末世的幻象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的思考——有关于对于人类智识与文明的探讨,有关于人性丑恶的揭露,有关于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探讨,有我们心中的世界末日的描摹,也有末日疯狂的狂欢,作家们在各个方向进行了探索,有趣的是《我们所知的世界末日》,将世界末日一下子拉到了每个人身边,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这种世界末日——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世界仿佛空无一人,连末日废土也无法激起生存的欲望,这种世界末日虽然与末世不同,却仿佛异曲同工。在这个可以可取所需的末日大集锦中,总会找到一款适合你的末日故事,在某句话中被拨动心弦。这些文字也像乐曲,激昂时有,悠扬时有,最后却都归于哀婉。
或许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没有过几次如叶文洁一般的冲动,想要在某一刻,按下按钮,因为无颜面对人性的丑恶,谁又能说末世文学不是人类内心一点隐秘的盼望,企望一键重启,重建美好的世界。或许末世故事就代表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对于现状的绝望,期待向死而生的奇迹。后末日科幻往往是对现代人罪行诉诸文学的救赎,而作家们用自己的笔完成了这种救赎,在这些故事中,人类肆意展现自己的恶意、贪欲、嫉妒、自私,将现实撕裂,夸大,让我们看到科技与人性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但是我们看完这些丑恶到极致的故事,却仿佛内心中得到了涤荡,仿佛那虚构的情节中的人与世界,代替了我们承受了痛苦,而我们得到了救赎。
相比起现时代的小说与影视剧,《废土》中的作者无疑更具有勇气与开创性。因为作家们敢于将人类写作得面目全非,不论是《隧道暗且长》中不同进化方向的人类,还是《最后的原生生物》中进化的变异,抑或《沙渣之族》中令人说不清楚的进化还是退步,都令人内心复杂,在所有的人类视角中,人类都是整个世界的绝对主角,而这次,作家们在人类身上玩出了繁复的花样,就如《沙渣之族》中的人类,已经走到进化曲线的顶端,但是却也失去了作为生物的脆弱本性,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会催化我们的思想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人类又是什么?人应该如何生存?或许这是末世小说一个重要的功用吧。
在序言中,约翰·约瑟夫·亚当斯说道:末世幻想类科幻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脱颖而出。柏林墙倒下后,末世幻想类小说的流行度也大不如前。而根据时间来看,本书中的半数以上作品都诞生于千禧年之后。应该说,末世小说与政治社会局势密不可分,这种类别小说本身就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是作者思想的映射,文字中掺入了作者们对于人类现状的反思以及对于未来的担忧,书中所有的作者无一例外略过了世界被毁灭的过程,但是每个故事似乎都暗示着毁灭与人类有关,而人类即使在末世,依然保有着所有的优点与劣根性,“世事越是变迁,天性越是恒久不变。”将恒久不变的人性放入已经世界末日般的环境中,所有的抉择都是如此耐人寻味。也从一个侧面擦亮了我们的眼睛——其实人类不过是生活在刀锋上的人,每一步都步履维艰,每一个小小的动因都可能改变人类的进程,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而这锋利的刀锋,是所有人类一起用自己的智慧、恒心与科技一点点磨就的,并渐趋锋利。
奇怪的是,在这一片废土之中,我们竟然也依稀能够看到一丝希望,纵然作家们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希望的痕迹,但是人类的天性却是如此顽强,纵然这个世界已经如此黑暗人性如此黯淡,但是我们依然想要在暗夜里寻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