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伊丽莎白·巴丹德 / [法]罗贝尔·巴丹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马为民 / 廖先旺张祝基
出版年: 2016-12
页数: 392
定价: 5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7558175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因为路易十六提出的财政方案未能通过,三级会议迅速转化成国民会议。愤怒的群众冲击了巴士底狱。
在这场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之中,有一些人还尽力保持清醒。尼古拉·孔多塞(1743-1794)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革命的命运是与它解决这个引起革命的财政问题的能力直接相联系的。他的财政观点是一种自由派经济学家的观点,反对大量增加货币、滥发国债、强制流通,在内克尔的财政体系信誉扫地之后,孔多塞于1791年4月临危受命、任职国库,全力挽救法国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为什么选择孔多塞?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在统计学和概率论方面的成就在当时可谓学界领袖;其次,他一直以来积极投身政治运动,他有不错的从政履历和经验;再次,他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密切,他本人也是知名的启蒙思想家。事实上,以后见之明去查看那段历史,孔多塞是“百科全书派”最后一名成员,也是亲历法国大革命的唯一启蒙哲人。因此,他的个人经历必然也是观察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窗口。
孔多塞出身于有产者家庭、没落小贵族后裔,耶稣教会学校的早期生活让他目睹了宗教和权威的虚伪一面,青年时代的巴黎求学经历则打开了他的思维和视野。结识伏尔泰对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位精神导师的指引下,孔多塞对法律和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多塞毕生都在“反对死刑”,他认为,既然无意的错判难以避免,那么若是主观地将这种错判变得不可纠正,审判肯定不公正。他的这种思想如果往前推导,在圣奥古斯丁的著述中可以找到类似发言,奥古斯丁认为死刑剥夺了罪人改过自新的权利,将他们置于不公正的情境之中。孔多塞的政治思想最突出的就是追求天赋平等,因此他还反对贩卖黑奴,为犹太人争取公民权,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他的这些思想显然在当今社会里仍然有许多闪光之处。
这部孔多塞传记——《一个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作者之一,罗贝尔·巴丹德,著名的大律师和政治家,曾经担任过法国的司法部长。他另有一部代表作品叫做《为什么要废除死刑》。欧洲素来有着人文传统的沿袭。孔多塞受到很多先哲的影响,而对于罗贝尔来说,孔多塞也是他的精神导师。罗贝尔的妻子伊丽莎白是一位历史学家,两人携手合作的这部作品堪称深情之作,笔触细腻,写作过程也是他们向孔多塞以及那个时代的启蒙哲人的致敬。
伏尔泰在为《百科全书》撰写“文人”的条目时,曾经“痛惜文人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力促法国文人要有一个广阔的天空,不仅在文学上要有所成就,还要扩展到“知识的所有领域”。在伏尔泰等人的推动下,启蒙文化的传播者和当时的百科全书精神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百科全书集合了一批很好的学者、作家、剧作家、历史学家、翻译作者,他们站在宏观的角度观察社会,充当哲学精神的喉舌,积极介入社会生活。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关于《百科全书》的冲突或可看作大革命之前的一场思想演练。出版禁令以及随之掀起的法国文人的反对和突围,法律程序上的唇枪舌剑,想必对孔多塞的触动也很大。
法国文人参与政治程度之深是其他国家罕见的。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之中分析过18世纪中叶法国知识分子的角色。文人何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家?当时社会上充斥着许多荒唐的特权,社会结构混乱不堪,法律程序繁多矛盾,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现实,从而期待未来的种种可能。权力集于君主一身,贵族阶层处于真空状态,普通民众也没有任何处理政治事务的机会和经验,导致精神领域的相关思考越来越向知识分子靠拢。法国文人于是纷纷担当起了启蒙哲人的功能和责任,他们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最主要的力量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孔多塞的光芒不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但在他身上,更能体现当时法国文人政治的一些普遍共性。
他们是博览群书、钻研学问的文人,他们也是侃侃而谈、抨击时弊的批评家,他们更是努力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的从政者。他们擅长于用文字扩张自己的影响,但在权力的复杂游戏中往往又无力掌控方向。他们天真热情,勇往直前,但在关键时刻可能变得软弱、退缩。他们聪明地察觉到了危机,但对前景的估计不足,拿不出积极有效的措施,做不到力挽狂澜,最终只能听任事态发展,自身也成为牺牲品。
作者书写孔多塞的生平经历,特别注意将他放置于时代背景中去考量。不过有时显得过于拔高了。作者高度评价孔多塞在1791年7月8日于王宫杂技场发表的演讲:《论共和制,或一个国王对建立自由是否必要?》。作者说:“一篇讲话的力量不一定非用即刻的影响来衡量不可。伟大的演讲在其后很长时间里都在人们的记忆中回荡。”这篇讲话是否如同作者赞赏的那样伟大,我对此心存疑惑,原因不止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算得如何重要,即便放在当时的场景里我也不认为它达到了作者所说的象征力量。传记作者常出于个人偏爱而对传主过分溢美,这是传记常见通病,这也是本书的一点瑕疵。若以平和的心境去看待。孔多塞想用这次讲话来表达共和要求,他的意图是传达出去了,然而激起的效果是相反的,由他领头筹划的宪法草案遭到了抵制,保王党人仇恨攻击他废黜国王的意见,而雅各宾派无法同意孔多塞所代表的吉伦特派想要实行立宪制的主张。吉伦特派很快在紧随其后的舆论氛围和革命形势中丧失了主动权。
人生的最后时段,孔多塞藏身巴黎的一处寄宿公寓。在那里,在弥漫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恐怖气氛中,他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那是1794年,动荡不安的18世纪即将结束。孔多塞的视线里,看到了20来个决定性的、各具特色的进步观念,主宰着历史的发展,也主宰着人类的未来。他的时代只是其中之一。他对世界依然满怀信心。孔多塞的死亡是一个迷。他可能死于疾病,也可能死于服毒,还可能死于谋杀。不管哪一种死法,孔多塞的死亡宣告了吉伦特派的覆灭,宣告了所有的权力即将移交集中到罗伯斯庇尔手中,移交给一种极权的统治。或许,这也宣告了一群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