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陀螺、丢手绢、抓子儿、踢石子、斗拐、鞭春牛……这些曾经流行在孩子们中间的游戏,好多已经不见踪影,让人淡忘了。其实,这些活跃于乡间的游戏,曾经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它们既见证了乡村发展的轨迹与时代的变迁,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基本修炼与精神慰藉。所以,让阅读到这本《乡间游戏》时,一下子仿佛让人回到童年岁月,回到乡村岁月,唤起记忆深处绵绵的乡愁!
阅读《乡间游戏》这本书,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作者看似在写乡间“游戏”,实际上是以“游戏”楔子,展现乡村的旧事风物,重温岁月的峥嵘沧桑,让人在游戏中读到传统、读到文化,读到世间风云。就以“器物篇”来说吧!“器物”,它们是乡间游戏必备的辅助之物。作者在书中写到的游戏器物的种类大致有“方宝、陀螺、手绢、弹弓、弓箭、火枪”等等。不过,当仔细阅读“器物篇”的文字时,你才发觉,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这些器物与游戏的关系,而是以器物为引子,追古溯源,重温传统文化在乡间的余韵,回忆幼年乡间生活及人物。如在“独乐之法”中,作者书写了自己儿童时代一个人独自取乐的方式,“走出家门,便将陀螺放在地上,一边抽打,一边走出村外。”不过,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笔墨去描写这种游戏的玩法,而是对“陀螺”的历史与陀螺在传承过程中的变迁进行了细致的呈现;同样,在“风筝辩”一文中,作者仍然是把笔墨用在对“风筝”发展史的追溯上,让人看到风筝背后的传奇故事与文化底蕴。这样的书写,跳出了游戏的范畴,呈现的是人生百态。于是,“游戏”就具有浓浓的文化意味,散发脉脉的人间温情,从而让人感受到乡村游戏中所蕴藏的浓郁文化传统,也更加激发人们对往昔乡村生活的怀恋! 纵观《乡间游戏》一书,应该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以“游戏”为引子,铺展作者的想像空间,抒发作者的情感归宿。例如在“启智篇”中,作者借“抓子儿、吹肥皂泡、考虑杠子鸡、木头人、打水漂、憋死牛、占卜草、套圈、打麦”等小游戏为抓手,阐释作者对人生、天地、哲学的领悟与感知。应该说,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手段,也是让人增长智慧,获得真知,寓教于乐的好方式,是孩子们书本之外的生动教材。
《乡间游戏》一书把游戏与四季变化、游戏与节日节气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而更加感受到游戏中所蕴藏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在书中的“风俗篇”中得到最好的诠释。通过“被一鞭子打醒的春天、九九消寒图、秋千依旧的黄昏、月上柳梢头”等篇什,让人们看到,“荡秋千、鞭春牛、柳笛、吹泥哨、斗拐”等游戏;无不和春节、清明、七夕、中秋、重阳这些节日联系在一起。节日,催生出了这些游戏,而这些游戏,又给乡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应该说,游戏和节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游戏加强联系增进感情,又在游戏中迎接循环往复的春夏秋冬,迎接生活的洗礼。游戏和人们的生活,就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这样的游戏,饱含着深厚的乡愁;这样的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它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以传承和弘扬呢?!
(《乡间游戏》 宋长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定价: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