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璃人泪
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修订第3版)》一书在为他赢得盛誉的同时也饱受质疑。译者之一的石涛说,书名“CLASS”既有阶层、等级的意思,也有格调、品位的含义,而前者更令人敏感。于是以《格调》作中译名一事,都能成为神经敏感的攻击者口诛笔伐的目标,认为是欲盖弥彰。
但事实胜于雄辩,《格调》一书在中国的畅销以及随书带来的改变(被作者指为低格调的事物渐趋沉寂:保龄球、汽车后窗的毛绒玩具),证明他恰恰戳到了痛处。修订第三版为市场而来,也为那些时隔三十年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而来。
福塞尔以九个等级划分阶层,并从外表、住房、消费、精神生活、语言等方面探讨各个阶层的特点,不可谓不犀利。他首先声明,阶层的划分并非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一个人的品位和格调,无时无刻不在泄露他的身份信息,殊难伪装。上层阶级可以坦然穿旧衣、开旧车,中层阶级偏爱可读的名牌、名车,下层阶级或拥趸假名牌。外在的选择是他们真实内心的写照,一个是无需恭维、理所当然的优越感,一个是畏首畏尾、渴求认同又害怕下落,越在意自己的阶层,越容易落入窠臼。
所以,将《格调》中的内容划分出指引和禁忌,小心遵循和规避未免迂了。作者观察到的是一种本质的流露,过分的刻意只会被现实操控。譬如书中提到的邮购目录即是一例,那些千奇百怪、标榜品位的小物品,象征着“急不可耐的贪求”、“触手可及的小目标”,五角雕像、仿银书签、人工吹制玻璃酒杯,在网购时代变得愈加泛滥。又如,上大学是为了学东西,还是突破阶级的敲门砖?从校名中的“学院”抑或“大学”、洋气的舶来名、或远赴重洋镀金均可见一斑。当读者无力在浩瀚书海中选出能彰显地位的那一本,国家图书奖也完成了到美国图书奖的转变。出版社、广告商、销售人员的全程参与,是在保卫面子还是操纵审美尚且两说。
福塞尔帮我们重新定义了品位和故作有品位。一个人很难摆脱出身的印记,尤其是自幼养成的习惯,要上升几个阶层太难了。无视规则,用才华说话倒可以划入单辟的“另类”之列。可若以为福塞尔是想居高临下嘲弄中下阶层的丑态就错了!正如照本宣科会显得刻意一样,提升格调的根本不是通过外在,而是内心。否则,就跟扔掉了后车窗的毛绒玩具却换上一溜全家福似的,又落入另一个禁忌。
有格调的人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宁肯直接地表达,也不扭捏作态;有格调的人低调朴素,自有主见,愿意不受打扰地追逐内心的快乐;有格调的人不为难他人,不会为自己的彻夜狂欢让佣人陪着熬通宵。发自肺腑的美好,岂因标榜格调(CLASS)而寻求《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