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古斯特·罗丹 / 葛赛尔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者: 傅雷
出版年: 2016-6-15
页数: 278
定价: 4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5340098
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晚期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而且几乎凭一己之力奠定了20世纪雕塑的基础。《艺术论》是罗丹与弟子葛赛尔畅谈艺术,后者记录的口述文体,双方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雕塑艺术发展,技巧和方法,思想和精神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傅雷在1931年受聘于上海美专之时,翻译了该书作为美学讲义。傅雷译作素以典雅温润著名,先生时年二十四岁,译文风格已初见端倪,流传至今仍美誉不断。
罗丹的艺术生涯开始得较晚。重大突破发生在1880年,那一年,罗丹赢得了为新建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青铜大门的重要委托。虽然这个项目后来成了泡影,罗丹的艺术才华却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广为人知的《思想者》最初就是《地狱之门》的局部,它在1888年才单独被浇铸为青铜雕像。坐在门楣之上,皱眉支颐沉思的裸体男人,庞大的手掌和双脚突出他承载的负担,而那被拉长的手臂则无力地搭在膝头。他凝视着下方混乱动荡的不安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罗丹设计的《地狱之门》整体高达5.18米,两扇大门着重描述罪人的命运,主题受到但丁的《神曲》地狱篇和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的影响。怎样表达人物内心隐秘且不受控制的激情?文学可以一字一句、细细地描摹;但雕塑却只能抓住某个瞬间,通过充满的形体曲线赋予石头或铜像以灵魂。罗丹告诫学生:“艺术所创造出来的形,只是给予情绪一个引子,由此引子,情绪可以由觉醒而扩大,而幻出无穷的变化”,艺术的能事即在于,“所引起的感觉,尽够观众们活跃的心灵自由活动”。
怎样表现艺术的写实力量?罗丹指给葛赛尔看《浪子》的雕像。为了表现少年的苦闷,罗丹将人体筋肉和形体的姿势,夸张到了最兴奋的状态。两臂高举,仰天呼号,身躯绷紧,无所支撑,头颈极力后仰,望向穹苍。葛赛尔揭晓了罗丹奇特的工作法,男女模特在工作室里自由活动,这是罗丹视觉中最习见的场景,他长期观察着他们,将每一个姿态印刻在脑海里。达·芬奇的笔记里画满了各种人体解剖图,米开朗琪罗在深夜里几度遁入修道院的停尸间。文艺复兴的精神长流。为了创造出震撼人心、永垂不朽的作品,从每一处神经、肌肉、血管、骨头到皮肤、头发、手指和嘴巴,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生动的,惟妙惟肖的。
只有生动尚不够,伟大的艺术家皆心怀悲悯。罗丹说:“自然中公认为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可以成为至美。”罗丹谈委拉斯凯兹、米勒、波德莱尔,他将视线更多地投向劳苦大众。丑也是一种审美。比木乃伊还要皱缩的老宫女,皮肤紧缩在瘦骨嶙峋的躯壳上,似乎全体的枯骨在震撼、战栗、枯索下去,葛赛尔面对罗丹的雕像时感受到强烈的撞击,面对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我们会不会涌现生命无常的感叹?罗丹将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风范重现于近代,同时,在追求生动自由的表现方面,罗丹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印象主义的方向。
专注于表达原始恐惧与激情,这一特质将罗丹与现代艺术深入人类精神层次的要求相联系。罗丹在作品中贯彻始终着力呈现文明对个体的精神伤害。无论是描绘战争的惨境,还是探索生存之难,或是哲学大哉问的外化,罗丹都极力强调现代生活对于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比如他的群雕作品《加莱市民》。历史背景是1347年英军围困加莱时六位市民以生命换取英军撤退的壮举。但作品并不呈现壮阔的战争场景,而是刻意采用了粗糙的表面质感,将绝望与反抗凝聚于疲惫的身躯和笨拙的形体,明知前路茫茫而不得不肩负重任,自愿选择步向死亡,人性化的情感共鸣让观者深刻体验他们的伤痛。
很显然,在罗丹的理念里,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供人赏玩的物件。它是人性的,因而是美的。“愿做‘美’的使者的朋友们啊,你们或许会欢喜在这里找到一些深长的经验之谈吧。虔诚地爱你们的前辈大师吧。”这是罗丹的殷殷嘱词,也是傅雷给予学生,给予后人发自肺腑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