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的随笔集——《榆树村杂记》,收录了他创作于京城一个叫“蒲黄榆”附近寓所中的33篇文章。这些文章,没有轰轰烈烈的重大题材,全是一些生活琐事。不过,人们能从这些平凡小事中,体察到作者的乐观与宽广,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与雅趣,既能够从中享受美文的熏陶,又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教诲。
《榆树村杂记》一书,大致可以分为生活回忆、旅行见闻、乡风民俗、花鸟虫鱼、四方美食等几个方面。在随笔写作中,有的注重字斟句酌,用优美的文字,激扬的文采打动人;有的热衷主旨的玄奥深奇,用迷幻的结构,深邃的哲理征服人;也有的作者喜欢率性质朴,用平淡的语言,娓娓讲述日常生活,用故事里蕴含的思想性感动人。汪曾祺应该属于最后一种类型的作者。《榆树村杂记》一书中的不少文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率性质朴。作者通过从容不迫的讲述,彰显出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大爱无疆的情怀。应该说,汪曾祺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当他刚刚意气风发的走入社会,准备施展才华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把他赶到社会最底层经受磨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生活的磨炼,让他养成了处事不惊,开朗旷达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也影响着他的创作,烙印在他的文章中。因此,在他这些回忆人生往事的文章中,丝毫感受不到他的戚苦与悲凉,洋溢的倒全是乐观与豁达。从“随遇而安”这篇作品中,就能窥见一斑!在这篇作品中,他回忆了自己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场“劳动改造”的过程。从他的讲述中,我们看到,在遇到人生挫折时,作者没有悲观堕落,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千方百计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技巧与力量,以度过人生最黑暗的时光。在农场里,他不但学会了各种农活,而且还参与到农场工人排练节目,唱戏中,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拿起画笔,从事绘画。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他还无不自嘲的写道,这样的生活“真是神仙过的日子”!这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言而喻。就在他退休以后,到了暮年之时,仍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在这篇“祈难老”的文章中写道:“要难老,最重要的是要工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是最难受的。”汪老的话,的确值得人们思考!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说,汪曾祺就长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总是能够从日常的琐事中捕捉到美好的情愫,呈现给读者。《榆树村杂记》一书里的33篇文章,内容上都是一些最普通的生活琐事,文章结构上也显得相当随意,似乎没有章法,文字上更是平实恬淡,如同和人拉家常一样,既没有夸张的抒情,也没有浪漫的煽情。不过,他却能从这些琐事的叙述中,从这些平淡的文字中,发掘到到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美好与雅趣,给人深刻的启示。如在这篇“自得其乐”的文章中,作者说,“我不爱逛百货市场,却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做菜,也是一种轻量的运动。洗菜,切菜,炒菜,都得站着,这样对成天伏案的人,可以改变一下身体的姿势,是有好处的。”从“买菜、做菜”这样的琐屑事务中,他悟出了常人不能体会到的美好与雅趣。如果再走进菜市买菜时,系上围裙做菜时,想想汪老的文字,也许会滋生不同的况味吧?!
(《榆树村杂记》 汪曾祺 著 天地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定价: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