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生长的独立书店-书啦圈
2015年的经济再度下滑,文化产业陆续抬头,随着各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加大,书店似乎得以缓了一口气。盘点2015年的实体书店发展路径,或许不难发现,尽管不少实体书店遭遇到了困难,但总体来说,是在逆袭中生长。
2015年最引人注目的书店事件,当是台湾诚品书店在苏州的开幕。两岸文化的差异,却正好形成了有利的互补。起初对诚品书店的种种猜想,随着它的开业,让爱书人看到台湾书店的样貌。虽然它并非是诚品书店的原版,但由其规模和经营理念出发,或许我们可能窥见独立书店的未来之路。
在网上有人质疑,独立书店是购物中心的标配吗?这源于西安、合肥、郑州、成都、桂林等地的书店开始与地产商来往,入驻大型购物中心。如纸的时代书店进驻大摩时代广场、言几又书店入驻大悦城等等,似乎预示着独立书店的新时代来临。
以今日阅读书店为主导的言几又书店在北京开业之后,相继在各大城市攻城掠地,相继在成都、上海、天津、西安等地开店。与此同时,还将今日阅读书店与言几又书店强强联合,打造全新的书店品牌——言几又·今日阅读书店。在2015年的年底前后,其陆续开店,显示出其独有的市场价值。
西西弗书店从遵义出发,历经多年磨难,相继在重庆、成都等地开店之后,2015年迈出步伐,在深圳、福州、厦门等地开店,西西弗书店强势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其多年的经验累积,目前开店已近五十家。有消息说,在未来,西西弗书店将谋划融资上市,若此举取得成功,则是大陆第一家上市的独立书店。
当然,这都是独立书店的好消息。2015年也有许多坏消息出现。其一是合肥的增知旧书店关门的消息传说,经过媒体的报道和网络资讯传递的发酵,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年底,增知旧书店店主朱传国推出了日记《最后一家旧书店》,记录下书店的旧时光。无独有偶,天津的海洋与蚂蚁书店曾因租金问题几乎关门,经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拯救了一家书店。这不再是一种传奇。
西安是文化古城,但在2015年中旬,关中大书房将撤离小寨商业中心的消息,不胫而走,媒体呼吁,但还是没能留住书店。12月初,关中大书房邀请著名书人钟芳玲在此做活动,并宣布将撤离小寨。此后,西安、成都等地的媒体人陆续发声,使关中大书房搬家成为西安最重要的年度文化事件。
网络与实体书店,曾经行同水火,双方在争夺读者的过程中,无不使用独特的方式,随着政府部门扶持独立书店、读者的理性,实体书店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亚马逊在开了第一家实体店之后,当当网也宣布将开一千家书店,其第一家选址长沙。从网络到实体书店,这是怎样的战略选择?目前尚无结论,但我们可以看到,实体书店在缓慢的恢复过程当中。
此外,这一年也有十多种有关书店的书出版,如清水玲奈和原研哉的《世界最美的书店》、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刘二囍的《愿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探访广州独立书店》、苏枕书《京都古书店风景》等书都刷下了大众对书店的印象。同时,关注书店的人群也在持续增加,有的关注书店影像,有的关注书店故事,有的关注书店游记,这从不同的侧面普及了书店文化。
书店里散发出的灯光,是温暖的,那也是人类良知的传递。当书店逆袭生长时,我们可以遇到的是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