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鲁西奇所著《何草不黄》一书,通过对《汉书》若干篇章的细致解读,以现代人的思想与智慧,洞察历史真相,认识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征,阐发历史叙述中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前世今生。这本书持论严谨,言出有据,不同于市场上的戏说历史,但又省却啰嗦的学术考证,可以让人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收获正经的历史知识。
《汉书》是记录西汉王朝历史的史书,西汉至今已2200多年,可以说,它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那么,《汉书》在当下有什么价值?应该如何来读这本书呢?鲁西奇先生通过自己对《汉书》独到的见解,分析《汉书》所叙述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认识的根源,揭示记忆、回忆、追忆及谎言在历史叙述与认识形成过程中的意义与局限;展现皇帝、官僚、侠士与儒生以及普通百姓的思想、言行与生活,阐明历史过程中人、社会与国家的不同作用及其局限。通过这些独到的阐释,让人们在感受历史波澜壮阔的同时,思考如何把握今天的行走步伐。
读《何草不黄》一书,感触最深的是,作者虽然是解读《汉书》,但在行文中并不拘泥于《汉书》的范畴,而是跳出《汉书》,旁征博引,尽量让自己的观点在多种典籍中加以印证,既增强了论述的严谨性,又增强了论述的可信性。如在“《汉书》的成立:历史叙述的本原”这一章中,关于高祖刘邦身世的论述,作者在引出《汉书》的记载后,又把《史记》中关于刘邦的身世的描写进行对比;以及历史典籍中对于其他帝王身世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得出结论,从大同小异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帝王们精心编撰的,以表示自己身世的高贵、血统的正派、统治的合法。其实,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在这里,作者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相信书中记载的那些历史中都是全部的真实,要善于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
读《何草不黄》一书,还让人感觉,作者在解读《汉书》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择其要点,选其重点,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汉书》记录的是西汉230年的历史,内容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但作者在解读《汉书》时,没有把所有章节的内容都进行解读,如帝王就只选择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这两人加以评介。虽然没有一一加以解读,但却能起到“窥一斑见全貌”的作用。
读《何草不黄》一书,也能让人体会到,作者不是为解读《汉书》而解读《汉书》,而对把反思贯穿其中,让人们人们从历史中看到今天的影子,这样,极具现实性、针对性,也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在“编户齐民:汉代农民的生活与社会”这一章中,作者通过《汉书》的记录,对汉代的社会风貌、组织架构、乡村治理等进行了解读,得出的结论是,在汉代,“敬畏神明、忌惮鬼神、相互信任、官府保护、法律匡正”等一系列因素,保证了乡村秩序井然,社会稳定和谐。然后,作者也对当下中国农村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今天的农村,神已经死了,人们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邻居,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在未立文字之前把鸡蛋供给邻居家的小闺女了。在国家看来,乡民们越来越不能生活自理。”是呵,没有精神支撑的当下中国乡村,人们之间的起码信任也不存在了,只有凭借法的力量来治理。这样的乡村,似乎缺少了一点温情与暖意?!
读《何草不黄》一书,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但论证严谨,重点突出,而且语言生动,行文流畅,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体味到历史的厚重,感知到岁月的沧桑,沐浴到扑面的新风。这本书虽然用大量的篇幅引用了包括《汉书》在内的不少历史典籍的原文,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没有多少阅读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在解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然后运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调侃等,来解读历史,而没有象的有解读历史的书本那样,处处是深奥的理论、故弄玄虚的词汇,当读者如坠烟雾,不知所措。语言运用得体,让这本书具有可读性、普及性,能够走进更多读者的视野。如何把学术著作写得通俗易懂些,让学术著作走进更多的读者群。这也是值得更多著书立说者学习借鉴的地方。
( 《何草不黄》 鲁西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对《汉书》轻松而不失严谨的解读 ——读《何草不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