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作者: [美]斯蒂芬•平克
出版社: 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出版年: 2015-7
页数: 1044
定价: 128.00元
冷战结束后,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虚拟了一个“2010年全球战争”,作为对“文明冲突”的直观展示。尽管全球战争没有爆发,“9•11”却似乎印证了他的先见之明。相比之下,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显得比较乐观,他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提出:“我们也许正处于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代”。
斯蒂芬•平克当今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入选《时代周刊》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人名单。他洋洋洒洒书写了一百多万字,只为说明一个观点:人类的暴力在减少。他从史前人类写到现代社会,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生物学、心理学多角度进行论证,数据、图表具细无遗,真可谓苦口婆心、诚意拳拳。
在现代人的想象中,原始人淳朴善良,原始生活是一片和平的田园牧歌景象。但是现存的两具史前人类尸体“冰人奥茨”和“肯纳威克人”,他们体内的箭头和石弹,是原始人类使用暴力的历史“罪证”。 斯蒂芬•平克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他认为暴力来源于人类的“五个心魔”:作为实用手段的工具性暴力、对威权和荣誉的支配欲、报复惩罚的复仇心、以他人痛苦为乐的虐待狂和意识形态暴力。这与另一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人心:善恶天性》中将暴力分为娱乐型、反应(自卫型)、报复型、补偿型大同小异。可见,暴力的来源和形态不难认知,心理学家们对此有一定共识,普通人也不难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相似结论。
据斯蒂芬•平克分析,史前人类的暴力死亡率高达15%,而到了国家社会中这一比率直线下降到5%。在欧洲,即使在最血腥的17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死于战争的比例也只有3%。而到了21世纪,这个数字只有10万分之8.8。平克承认,他的数据或许不完全准确,但如此大的差距,暴力整体下降的趋势仍然不容置疑。他将这一趋势归纳为六个阶段:平靖进程、文明的进程、人道主义革命、长久和平、 新和平和权利革命。很明显,这六大暴力减少的趋势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一致。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斯蒂芬•平克认为,这不仅归功于移情、自制、道德感、理性四位人内心的“善良天使”,还得益于利维坦(国家和司法)、商业、世界主义、理性的滚梯(知识促进理性)五种历史力量。对他人的同情、自我约束的道德感这些内生力量,国家法律的外在约束,对商业利益的共同追求,都使得人类越来越少使用暴力,趋向和平的共赢合作。
我起初觉得斯蒂芬•平克有些过于乐观。毕竟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几十年的平静并不算长久。与其说是人变善良了,理性了,不如说经过大战洗礼的现代人类长大了,成熟了。但是,当撕杀的伤痛逐渐淡忘,战争这头猛兽会不会苏醒,折断善良天使的翅膀,谁都无法预测。况且,战争并非暴力的惟一形式,战争减少并不等于暴力减少,现代家庭社会中的冷暴力亦不容忽视。退而言之,就算暴力减少,是否就等于人类生活得更幸福呢?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梳理了人类从残忍惩罚到理智规训的历史,最后一句仍然是:“在这种人性中,我们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战斗厮杀声”。
可是,掩卷思索,我突然领悟到了斯蒂芬•平克的良苦用心。他竭力陈述暴力减少的事实,只是希望人们理解这个进程的重要意义。他说,暴力减少是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可是,如果这些条件出现逆转,暴力仍将卷土重来。与其说作者是乐观的预测,毋宁说是慎重的祈盼。作者是在解释暴力为何会减少,也是在回答长久和平如何持续。
长久和平如何持续——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