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善恶天性》,作者: [美]埃希里•弗洛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6月出版,235页,58元。
1900年,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犹太家庭。那个年代,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状态不必多言。高压恐惧使得弗洛姆有些“神经质”,从而开始学习心理学。他的思想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结合的产物。如果说弗洛伊德开启了发现人类心灵的一扇窗户,弗洛姆则将这扇窗开扩大,看得更远更深。弗洛伊德的学说关注家庭对个人精神的影响,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主要由童年的家庭生活造就。弗洛姆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同时也接过了马克思的望远镜,将视角放大到整个社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弗洛姆因而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晚期的作品。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并不新鲜,即人究竟有无一种本质,这种本质是善还是恶?弗洛姆摒弃非善即恶的一元论,认为“正确的见解应是把两种可能性都视为真实的潜在性,并且研究它们两者出现的条件”。尽管弗洛姆不赞同弗洛伊德性本能的生物论,但他对人性的分析仍然带有明显的弗洛伊德色彩。 他认为善是一种热爱生命与独立、克服自恋的“发展综合症”,可以抵抗由热爱死亡、乱伦关系和恶性自恋所形成的“退化综合症”。而自恋与乱伦,也是弗洛伊德思想的两个关键词。弗洛姆以希特勒为例,认为是他热爱死亡的“恋尸症”导致了战争和屠杀。当然,且不说希特勒是否真有这样的精神症,个人的精神到底能对社会政治产生多大影响,也是值得读者再思考的。
作者在序言中说,本书是《爱的艺术》的姐妹篇。《爱的艺术》弗洛姆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本书传达的理念是,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的力量的实践,这种实践仅在自由中进行,而不能当作一种冲动的结果。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主要是给予,并不是接纳。可以说,弗洛姆的所有作品,都以这种“爱的艺术”为注脚。弗洛姆的作品含有强烈的反资本主义意识,他反抗的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 资本主义将人异化为物,追求经济技术而忽视人的存在。用自他自己的话说,他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的观念里,与资本主义的现代观念极为不同。
虽然时间和空间都相距甚远,弗洛姆与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弗洛姆认为善恶不是单一的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内在矛盾。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人心本无善恶,善恶是思想的活动。 弗洛姆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善恶的能力,可以利用认识的作用做向善的选择。王阳明“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也是通过理解事物为善去恶。同时,他们对“善”的思考也都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二者的同异,中国读者自可作一番玩味。
不知弗洛姆是否预料到,科技推动经济,使我们的“物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也比任何时代的人更自恋。人们在手机电脑上具细无遗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屏幕下真实的人心却越来越疏离荒凉。弗洛姆一直想要改变社会,那么,他所倡导的“创造性的生活”、“艺术性的爱”,会是这个时代病症的一剂解药吗?
人心有无善恶?——读《人心:善恶天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