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千年楼市》

文/蓦烟如雪

延续了《食在宋朝》风趣幽默,在《千年楼市》上,作者李开周依旧不改本色,继续以历史的脉络去书写千百年来的居住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居住长安二十年的白居易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知道了二十八岁的欧阳修进京做官,在廉租房的悲惨生活;还知道了苏辙做官半身,也没有房子,惨遭儿孙抱怨…… “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这句话出自《李氏园亭记》,是宋人王瑀偁所写,意思土地紧缺,房价寸土寸金。

而这本书在内容上,无不是体现着历朝历代房价的不同,作者为了写这本书搜集数字文献,不仅抄录现存的房契、地契、租赁文书,还从地方志里寻找田赋、契税、财产税等等记载,在书里能看到不少信札、日记、诗词,笔记,墓志铭等等。这都是作者的对考证的用心,好作品需要打磨,需要经得起推敲,我不能说这本书极好,但真的看得见数据,看得见认真。

从征地事件我看到陆游儿子陆子遹从“兴办学校,习行礼仪,习俗顿革,民赖以安”变成了压榨百姓,剥削人民的贪官,在书里能看到陆子遹和宰相史弥远狼狈为奸;在元丰六年的拆迁补偿上,可以看到宋代一些年间,一些工程项目上,权利者并没有给拆迁户补偿,甚至在宋朝的环境上,许多建造让湖泊消失、沧海变桑田……还有明清时期,太监和官员的贪污工程款的数据也是触目惊心,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

最令我惊叹的是关于楼高的记载,在《洛阳伽蓝记》中,写道永宁寺塔高二百五十米,作者从技术和情理去分析,觉得有夸大之嫌。 但事不目见都不能肯定有无,但确实很难找这样的柱子,对于疑惑我也是认同的。 在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词语,比如“塌房”“房牙”“遍问亲邻”“题门贴”…… 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历史词语,他们还浓缩着一个个故事。 如果喜欢,也可以一读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