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布朗说过: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我想,对于喜欢猫的人来说,猫的存在无疑增加了人类一部分生命的宽度。

猫是人类的朋友,可是仿佛它也有着独立的人格。猫做为一种宠物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可是却从未像狗一样完全被驯化。猫总是披着华丽的皮毛,如女皇一般,迈着高贵的步伐,对人类半是俯视半是怜悯,所以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猫岛》中,写下自己考据的各种有关猫的传说与民俗——猫与狐狸有很好的交情,世界上存在着猫岛,各地流传着养猫就要与猫协定好期限,伊豆的村庄流传着三年期满,家中的猫就会离开。可见猫多么傲娇,原来人类全靠协议才能留住它们。

猫也是独来独往的,它们仿佛总想保有自己的独立。不承认与人类隶属与被照顾的关系,而只是平等的关系,家养的猫总是大部分时间不知所踪,它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与世界,与人类互不干扰。

猫的可爱与个性就连大文豪大作家也要甘拜下风,或者可以说,猫是作家们文学的缪斯。试看,他们写下了多少关于猫的文字啊,以这本《猫的九故事》为例,猫的优雅,猫的神秘,猫的来去无踪,都化为他们笔下的文字,所以有猫大王,也有彩虹猫,有猫町,有猫岛,有猫之墓。猫在作家笔下也是拥有多种面貌的,它们是智慧的,彩虹猫可以化解魁梧的雷神的怒气;猫有勇力,可以与主人一决高下;猫有尊严,拜托人也希望写上“望明日大驾光临”;猫有创造力,可以有一整个猫町;猫有主见,它会自己选择主家;猫也跋扈,也会欺负其他动物。

书中最喜欢的就是佐藤春夫的《猫与老婆婆》,对,就是与谷崎润一郎是好友兼情敌,“细君让渡事件”的主角佐藤春夫,这位现今曝光率较少的作家,是日本大正时期与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齐名的著名作家,他的《猫与老婆婆》中写下的也是家常故事,一人一猫相得益彰,老先生对于猫可谓溺爱,点菜也要先可着猫的口味,既能体味到作者对于猫的骄傲与喜爱,其中的文字也悄然蕴含了对于逝去岁月的喟叹、情谊的留恋。其实人与猫的关系何尝不是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奈与宠溺,陪伴与离别,“自古多情空余恨”,说的就是多情之人啊。

书中篇篇说的都是猫,其实何尝不是说的人,折射的也是人类自身的情感啊。而藉由这些文字,猫仿佛也得到了另一种永恒的生命——在文字中,在书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