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应称得上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说到人类历史离不开货币的历史。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其中的演变也是多样而繁复的,研究中国货币的人不胜枚举,而要说到集大成者,则非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莫属。
德国汉学家傅汉斯评价《中国货币史》是“一部研究中国货币史和钱币学的必读参考书,堪称相关史学著作的里程碑”,读完这本经典著作,心中满是敬佩,作者的文字平实自然,娓娓道来,可是这文字背后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轻微的社会改革与变化都体现在货币上,所以货币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历史。
彭信威是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他对于中国货币历史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首次提出了“中国钱币学”这一概念,作者提到,中国货币制度具有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各地各州分别铸造,所以讲述中国货币的历史是件繁重的工作,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书中不仅仅是钱币学,《中国货币史》与1943年开始撰写,初稿有十几万字,1948和1949年扩充内容,完全重写,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于1954年由群联出版社出版,字数增至45万余。后又陆续增订,于195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排第一版,增至49万字。我手头就有这本1958年版《中国货币史》,修改增订了数百余处,而这本新版字数达到98万字,增补之处就更多了,内容更加详尽,注释全面,每一章节后附有各个朝代的钱币图片,诚如作者在1958年再版时探讨照相与拓片孰优孰劣,照片上的阴影,可以反映出钱币的厚薄,这种探讨在今时今日看来,非常具有时代感。
书中是按照惯常的朝代顺序划分阶段讲述,作者这样安排自有其理由,货币的铸造发行是由统治者决定的,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朝代,往往更换币制,这样划分有助于对于各个朝代货币制度的比较,而每个阶段的货币研究,则主要讲述四个方面: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研究以及信用和信用机关。
而在这四个方面,作者又着重研究了货币购买力在各个朝代的变动,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需要花费最多精力去做的一项研究,因为这并不是仅仅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一个连续性长期的指标,要花极大精力去搜集查阅资料,也不仅仅是货币的知识,而是要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前人多是在研究钱币的形状、字体、名字方面下功夫,或者偏重于货币制度,这种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通过对货币购买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的经济密码,对于人民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反映国力与民生,也可以看出各个朝代不同阶级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富裕程度,而对于货币购买力明确之后,可以做物价的研究,粮价的统计,研究各朝代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货币史不再是远离我们时代的学说,仿佛那个时代的市井生活扑面而来。比如作者在经过对于实物与货币支付的研究之后,得出中国历代官吏的真实收入为:高级官吏以北宋为最高,低级官吏以盛唐为最高,都远超汉朝。并得出“中国士大夫阶级收入构成一条抛物线,秦汉以后,有上升趋势,以唐宋为顶点,后逐渐下降”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人对于中国货币有了更宏观也更直观的认识。
看完这本皇皇巨著,不禁感叹老一代学人的执着与钻研,就像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的资料,是长年间在不安定而且是在奔波的生活条件下进行的。彭信威先生的大半生时间,都用来研究货币史并完成这部著作,而今,这部书安静置于案头,可是在阅读的时候,仿佛总能感受到文字背后, 作者对于货币的热爱,与货币历史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