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种海洋之物》| 一本图鉴的多种使用法-书啦圈

收到《1000种海洋之物》,才知道这是《英语单词大书》姊妹出版物,着实小惊喜了一番。因为后者是孩子四岁到五岁间英语启蒙中阅读频率比较高的一本书,五岁之后,开始进入英语绘本的阅读阶段,才渐渐减少了这个大纸板书的使用。

选择这本书,初衷是孩子看BBC的《蓝色星球》。海洋世界浩瀚无比,海洋生物也是千奇百怪,纪录片中出现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根本就是目不暇接,容易过目就忘,或者刚感兴趣就进入下一个海域了,有点不过瘾,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一本海洋生物的图鉴。

《1000种海洋之物》| 一本图鉴的多种使用法-书啦圈

不过,这本《1000种海洋之物》与以往的图鉴还是有些不同的。传统的图鉴,图文并茂,科普知识占比很大,但是作为《英语单词大书》姊妹书,这本书偏重的是展示类目,并配合双语教学,所以,如果只是作为图鉴来用的话,只能帮小朋友们锁定一种海洋生物,知道它的名字,要知道它更多的知识,还需要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所以,在读了一周左右,我和我家宝宝子开发了几个新的阅读模式。

第一,图鉴式

如前所说,作为一本海洋之物的图鉴,比起单纯的海洋生物图鉴,这本书还囊括了海底机械等与人类世界发生关系的海洋之物。

我们首先要读懂目录,确定这本图鉴的分类,这样查找起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就能有的放矢了。传统的图鉴一般使用的是实物图,但是这本图鉴呢,图片都是画的,所以,当我们将其作为图鉴使用的时候,就必须借助搜索工具。

书中海洋生物用的都是学名,比如章鱼,书里用的都是大类目蛸类,一开始,我们都还觉得不方便,但是查找了一些孩子本来认识但是对大类目陌生的生物之后,反而生出了更多兴趣。

孩子在这个阶段,不求能记住什么,但求感兴趣,愿意去探索和学习

如同以往的图鉴,作为图鉴使用的《1000种海洋之物》不是一本能马上阅读完的书,但是它会是一本一直能引起孩子兴趣,一直引导孩子学习的书。

《1000种海洋之物》| 一本图鉴的多种使用法-书啦圈

第二,单词书

每种生物后面都带了英文名称,书的最后是索引页,就像我们以前查单词的字典,这么现成的英文学习书,这项功能可不能浪费了。

不过,作为单词书来使用的《1000种海洋之物》,对它的读者是有年龄要求的。我家宝宝子刚6岁,只会一些简单的单词,还没系统开始学习英文的小朋友,要她读下来英文名称和学会查字典,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作为家长,现阶段能使用到中英双语功能的只能是给她读一些她感兴趣的生物的英文名。然而,这里面那些专业生僻的单词对于本科商务英语的妈妈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没错,我们还是得借助学习工具,点读笔字典里能找到的不多,建议家长们还是直接使用翻译软件发音版。

《1000种海洋之物》| 一本图鉴的多种使用法-书啦圈

第三,认字书

这个功能可是有点太难为这本书了,但是这就是实实在在阅读中必然遇到的啊。这和家长的文化水平高不高都关系不大,更不要难为学龄前的小朋友了。作为一名新闻学专业的硕士,我还是得一遍困窘地查字典一边给孩子念出那些佶屈聱牙的字词,比如,猿鳚、暗色后颌鰧、大西洋豹鲂鮄、大匙孔䗩……

话说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每一本绘本做起吧。孩子的书会让每个伴读的家长轻而易举发现,自己其实要学习的还很多呢。

《1000种海洋之物》| 一本图鉴的多种使用法-书啦圈

最后说句内容外的题外话,大纸板书虽然页数不多,但是很适合孩子阅读。这个体验在我和孩子一起读《英语单词大书》时就深有体验,当然,这样的书还是不适合低幼宝贝,但是四岁以上的孩子,从阅读体验和书籍的阅读频率方面来考量,纸板书的性价比都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