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灾害、不确定性,犹如挥之不去的巨灵,以其铁一般的无情逻辑和不可遏制的驱动力,把它自身深深地刻进了历史的进程之中。”这是《文明的“双相”》一书的作者在“前言”中的一段话。正是基于这样认知,作者从灾害史与生态史的角度入手,讲述了从古至今,灾害在历史进程中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及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影响;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减灾防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人类繁荣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文明的“双相”》一书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把不确定性带入历史、抹不掉的印记、山水之间、救荒活民、现实的历史之境、与灾害同行”。阅读这本书,可以明白无误地知道,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总是与人类形影不离的,它们不断地滋扰人类,千方百计地阻止人类繁荣进步的脚步。作者指出,我国自有文献记录以来的四千余年间,“几于无年不灾,也几乎无年不荒。”以致近世西欧学者径直地把中国称之为“饥荒的国度”。接着,作者引用了近代110余年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灾害的统计数据。从这个统计中发现,这110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有水、旱、震、疫、风、寒、饥等多种多样,总共达到119次,平均每年1次以上;死亡总数为3836万人,平均35万人。如:1892年到1893年的山西北部旱灾,大约饿死了100万到200万人;1920年,华北大旱灾因饿而死的有50多万人;1936年到1937年,四川发生大旱灾死亡人口100多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灾害、死亡、不确定性,与其说是历史的偶然,不如说就是历史的本身;与其说是历史大潮中的一朵朵浪花,还不如说是激荡历史大潮的伟力。”灾害与人类,俨然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伙伴”。这也表明,人类与灾害的“缠绕”是没有终止符号的,灾害将伴随人类的前进步伐。所以,防灾减灾,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永恒话题。
《文明的“双相”》一书也告诉人们,灾害的发生,除了大自然本身会发生剧烈的周期性变化之外,也与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方式有关。作者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结果,它带来物质财富迅速膨胀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如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水资源匮乏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危机的出现,也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及为害程度。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在做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不能因为人类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大灾害发生的量与度。作者还以今年在全球爆发的新冠病毒为例,告诫人们不要人为的增加灾害的发生。作者说,以当前横扫全球的新冠病毒而言,从人的立场来说,这是病毒对人类社会的侵害,是生物入侵。但是病毒之所以入侵,则是因为人有意无意地侵犯了它们的生境,与其寄宿的动物发生接触,导致病毒的异化,进而反过来危害人类。所以,作者无不感慨地说:“人类,桀骜不驯的现代人类,似乎还没有哪个时期能够像今天这样,在小小病毒面前低下高昂的头颅!”所以,人们应该牢记这些惨痛的教训。因为,“对于灾害的记忆,永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防灾减灾的强大动力”。
《文明的“双相”》一书还提醒人们,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它的随机性、偶然性和突发性,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对其进行极为准确的预测。因此,灾害这个幽灵,随时随地可能酿成一场巨大的危机。不过,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危机的态度。作者提醒人们:要多一点忧患意识,才能避免再次掉入“饥荒大国”的轮回。如何才能避免历史上那些悲剧的重演呢?作者认为,要能够坦然面对危机、度过灾害危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业进步,必须处理好10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关系,把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中的“技术至上主义”倾向;二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树立全新的社会安全观——生态安全观,避免“经济增长至上主义”倾向;三是处理好国家建设、地方建设(经济区域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外来冲击对地方社会的不利影响;四是处理好经济发展或城市建设的规模化和小型化、中心化和分散化、多元化的相互关系;五是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迈进,处理好日常管理和危机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改善政府管理职能,增强危机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六是处理好伦理领域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关系,建立符合国情与人性的社会道德新秩序;七是处理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增强现代公民意识,推进政治文明;八是处理好危机效应的短期性与制度建设的长期性之间的关系,使危机管理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九是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十是处理好中心区与边缘区、环境脆弱带,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分化与脆弱群体的关系。当前的中国就如同神话传说中的夸父,在高速行进的现代化道路上高歌猛进,所以,他反反复复提醒说,在同风驰电掣般的“追日”过程中,还需要补充能量,需要适当地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采取保护性措施,不然就会发生“饥渴而死”的情况,走向“倒退性危机”。这样的“警钟”,值得每一个牢记在心!
(《文明的“双相” 夏明方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