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蒋蓝继出版了《蜀地笔记》《成都笔记》之后,又于近日推出《锦官城笔记》一书,从而构成洋洋洒洒的《天府广记三部曲》,展示天府文明的恢宏与灿烂!应该说,《天府广记三部曲》是作者跋涉山川江河,深潜历史典籍之后,用自己敏锐的嗅觉、独特的慧眼、奔放的笔触,撷取2500年历史中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编织成的一幅深邃而瑰丽的鲜活画卷。
《天府广记三部曲》把一个个看似互无联系、互不想干的人物、事件、名物等巧妙地串连起来,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天府文明图景。从《蜀地笔记》《成都笔记》《锦官城笔记》的篇目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特点。如《蜀地笔记》是由“蜀梼杌外传、蜀轸流转、蜀中广记别裁”等组成;而《成都笔记》则是由“蜀地异人传、踬踣者外传、蜀地心史”等构成;至于《锦官城笔记》呢,又是由“蜀人外传、风物猎记、天府新录”等组合而成。这些跨越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残章“片断”,被作者分门别类地打捞出来。于是,那些带有四川印迹、风味的人物、动物、植物、名山、往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作者营造的独特韵味的文字王国中,人们自由地徜徉千年古邑成都,缓步地穿行巴山蜀水,从容地赏析花草鸟兽,尽情地感受时代旋律。人物、事件、名物构建的独具魅力的天府盛宴,在陶醉读者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天府文明源远流长,且长盛不衰。
《天府广记三部曲》一书对于天府历史厚重、天府文明深邃的展示,并不是用风云激荡的大事件来呈现,而是借用那些考古的发现,那些看似寻常的“名物”来加以证实,从而让人心诚悦服,对天府文明充满敬佩。如在《蜀地笔记》中,作者通过“想象之象:古蜀大象踪迹”“天府广场石犀:彰显秦汉成都城市文明”“天府广场汉碑:中国最早地方官学的物证”“望帝托杜鹃”“燊海井的历史经线”等篇章中的“大象、石犀、汉碑、杜鹃、燊海井”;在《锦官城笔记》中,作者又通过“岷山犀牛考”“蜀地马头娘的荒史”“鱼凫与鱼鹰”“摩诃池的前世今生”“成都凤凰山的演变史”等文章中的“犀牛、马头娘、鱼凫、鱼鹰、摩诃池、凤凰山”等,这些普普通通的名物,用无可辩驳的实证,将天府历史的厚重、天府文明的深邃,呈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创造历史与文明的,最关键的动力还是人。所以,《天府广记三部曲》也用大量的篇幅,展示了一个个在天府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人物。不过,作者无论是书写古代人物还是当代人物,都不是采用全景式的手法,再现一个人的漫长;而是采用片断的方式,突显一个人的特点。如“扬雄:一个口吃者的雄才大略、黄头郎邓通的奋斗史、武阳李密与《陈情表》、李顺身后事、李调元咏成都灯会”等篇章,在讲述这些历史人物故事时,作者只是截取他们人生的某个片断、某个侧面,再现他们的历史贡献与地位。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创造也是搭建明天的历史大厦。所以,《天府广记三部曲》也有许多篇幅,讲述当代普通人物的故事。如“铸剑者龙志成、陈东林:以刀说话、陈金蓉:‘四川草’情结”等。作者用一个个当代人最鲜活的故事,让人看到天府文明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接续、绵延、弘扬、光大!任何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明,都不仅仅是本土人独家努力的结果,其间包含着大量“外来者”的心血。所以,在《天府广记三部曲》,作者对参与天府历史构建、加持天府文明形成的外来者,同样是浓墨重彩地加以书写。这方面,体现在“陆游、范成大与崇州东湖、王闿运与四川、朱自清与成都、齐白石成都逸事、林语堂在成都”等文本里。名物与人物的交叉结合,一部厚重的天府历史与文明画卷在文本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名物与人物的交相辉映,共同 谱写出天府文明的厚重与深邃,让人向往!
《天府广记三部曲》一书对于天府文明瑰丽、天府文化灿烂的呈现,也善于运用形形色色的名物来加以展示。而其中作者着墨最多的,当数植物与动物。据粗略的统计,在《天府广记三部曲》中,作者染指的植物有:丰瑞花、蜀葵、银杏、拐枣、牡丹、灯草、桤树、桂花树、芭茅草、木芙蓉、杏花、护门草、黄葛树等等;而书写的动物也有:大象、杜鹃、桐花凤、犀牛、鱼凫、鱼鹰、鲤鱼、龟、乌鸦等等。这些自然界的生灵,用它们独有的魅力,来给人们深刻的启示与思考,丰富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想像,孕育着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艺术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植物与动物,对于繁荣天府文化、铸造天府之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此,作者倾注了大量的笔墨,激情书写这些巴山蜀水间的花草鸟兽。在“蜀葵的踪迹”一文中,作者从小时候对蜀葵的印象说起:“这种茎杆高大、花朵红艳之物,顺着壮硕的茎,由下开到上,全部是花,像是游园惊梦。我从蜀葵花拧下拳头大小的花朵,滑如丝绸,一股味道蔓延而上,好像不是纯粹的花香,但却有一种摄入的力道。”接着,作者旁征博引,讲述了蜀葵的历史与辉煌:早在古蜀国就已经在四川栽植,红透了半边天;蜀葵是中国本土以产地命名最早的观赏花卉,已经有2200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就被引种到日本,公元15世纪末引种到欧洲,成为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泛的中国花卉!这些史实与数据,不正好证明名物之中闪烁着天府文明的色彩吗?!在《成都的桤树》一文中,作者从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第一次抵达成都”小住,一年后到昆明后写给友人的书信提及的“桤木”说起,将这又称做“水冬瓜树、水青冈、青木树”的桤树进行了一番梳理;接着,又引用宋代宋祁《益州方物记》、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关于桤树的介绍;然后,又倾情讲述了杜甫在草堂周边种植桤树的往事,从中感悟桤树在诗人心中的分量;最后,笔锋一转,又写到李劼人、叶圣陶、郭沫若等文化名人诗文中的桤树具象。一连串的史实,加上大量对现实生活中桤树实际利用的综合展示后,作者顺理成章地说:“寻常的、不堪做栋梁之材的桤树,俯仰之间,恰有蜀人的平常心”;正因为这种难得的“平常心”,作者最后不无感慨地说:“难怪古人干脆把桤树直接称做:蜀木”。作者借用古人的话,表达了他自己对桤树的认知、对桤树的景仰!一种名物,能够体现出一个地方人的精神向度,这样的名物,当然是萦绕着人类文明的因子;这样的名物,肯定会迸射出灿烂的文明光彩!
(《天府广记三部曲》(《《蜀地笔记》《成都笔记》《锦官城笔记》) 蒋蓝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定价(三册)1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