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里顾佳说,“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觉到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这句话引无数已婚有娃的人心有戚戚焉。
生命中有种巨大的悲剧是不显性的,但是它却发生在每时每刻,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它让我们痛彻心扉,却完全了丧失了抗争能力,甚至,这种痛,说出来别人认为矫情,只能自己默默吞咽。
它是,当我们的自我完整性遭到破坏、撞击的时刻。
自我完整性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写到:所谓的“情感勒索”也许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作为生命体的“顾佳”们仍然以“xx”妈妈的身份活着),但是会夺走我们非常珍贵的一项资产(内在生命体“顾佳”们死了)——自我完整性。
什么是自我完整性,苏珊给出一个精简的定义——它意味着“原则”,它反映了我们的身份、信念,我们愿意做什么,有什么原则。往深层次说,自我完整性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用以辨别是非的中枢。
高度的自我完整性究竟表现,苏珊给出了一个列表:
● 我坚守自己的立场。
● 我不让恐惧主宰生活。
● 我敢跟伤害我的人据理力争。
● 我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不会让他人插手。
● 我信守对自己的承诺。
● 我会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 我不会背叛他人。
● 我说实话
简而言之,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这里面的某一项与内心“想要”不符时,自我的完整性就开始慢慢侵蚀了。
而这种自我完整性的破坏通常都是不显性的,也不是一次性的,它是天长地久水滴石穿直至最后,你丧失掉自信,不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盲目跟随“权威”随波逐流。
在这一点上,顾佳是有清醒认知的,一个有清醒认知的人,很难真正被破坏掉自我完整性,但是在成为某某妈妈某某妻子之后,她还是要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这对内心那个想要活出自我的灵魂来说,是一种伤害。然而在自省下,每个人都有修复自我完整性的机会,这就是苏珊在这本书里所要传达的“方法论”。
“勒索”为何难逃离?
关于情感勒索这个命题,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都不陌生。
前有火起来的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亲人为何不亲”等,后有武志红老师那本大火的《为何家会伤人》,以及同是苏珊老师的另一本《原生家庭》。《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母亲也曾引起热议,究其本质,概莫能逃出亲密关系中控制与反控制的命题。
家庭是一个很私密的社会单元,关上门之后,外人很难判断里面是天伦之乐还是人间地狱。情感勒索这样的命题之所以引发深刻共鸣,就是痛苦发生的太过隐秘,受害者不但很难讲出、讲得明白自己天长地久内心的焦灼、痛苦和恐惧,甚至有些受害者痛苦则痛苦,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到伤害,更可怕的是,他们真的就被情感勒索者的负面评价催眠了,认为自己对痛苦的挣扎是“疯了”。
多年前,在小组曾经看到过一个女孩子求助,她受到了家庭内部全体人的孤立,大家众口一词地告诉她是她自己的问题,并且扬言不就范就要送她再次进入精神病院,发帖时,她的精神状态已经非常不好,有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意愿,但是她作为一个成年人因为自我完整性的缺失,其实算不得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于是这种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每一次失败都又打击了她想要逃离的信心,直至最后麻木,放弃抵抗。
——作为旁观者,最起码的悲悯是不要再说“这有什么难”?你完全不明白一个深陷精神控制被情感勒索直至内在完整性被盘剥殆尽的人,逃离魔窟,是有多么难。
到底什么才算是“勒索”?
我们不能说,偶尔对家人的妥协,和牺牲自己的利益让渡给他人就是“情感勒索”。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也很简单,这几乎贯穿了这本书的全部——我们愿不愿意?——是内在的“我”想要去做的事儿?还是受到压迫被逼去做的事儿?虽然看起来结果都是一样的。
比如,书中的一个案例是,母亲想要女儿共进晚餐,她使用了“谁谁(另一个女儿)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陪我”这种“情感勒索”的手段,那么本来想要和她共进晚餐的女儿的心情就变了,虽然结果同样是吃了这顿饭,但是自己想要愉快的和妈妈一起吃饭和想要比较想要得到认可的一起吃饭,这是完全不同的。
说白了,就是没有人愿意被逼。我爱你是因为我爱你,我对你好是因为想对你好,这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别美好的情感,如果替换成我爱你是你逼我爱你,我对你好是你逼我对你好,这又是一种什么滋味?这到底算是爱还是不算是爱呢?
你总是要警惕的,世界是复杂的,那些动辄爱你善良的人们,有可能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在对你实施情感勒索,当你感到难受的时候,要及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都要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一个人而不是语言。
改变的简易方法
苏珊·福沃德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她之所以受到“小白菜”们的欢迎,之所以她的一系列心理疗愈书籍都成为畅销书,不是因为书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不新鲜,在任何一个“热锅上的家庭”中都能找到,重要的是她在书里给出的可操作性方法。
首先,我们要做出一份给自己的承诺,不要小看这份写出来的声明,它能有效抵制我们想要屈服的念头——承诺声明见本书。(或者你就跟随自己的心,写出一份不要伤害自己压榨自己的声明)
开始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你能受得了压力。
想想那些人说什么做什么是你认为自己绝对忍受不了的?比如,断绝关系?比如,哭哭啼啼?再比如,说起养了你生了你……
每个人都有软肋,但愿我们的软肋不要被最亲密的人所利用。
当我们面对情感勒索者提要求的时候,苏珊给出一个SOS方法,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当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时,就会倾向于做出本能反应,一般催眠自己,妥协一下也没什么,但是此时,苏珊告诉我们,要退一步,不要马上答应,不要马上回应,给自己一个反应、整理思路的时间。第一步总是难的,如果迈出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步将都是进步。你会超脱出自己的困境去看这个情境中的情感勒索者和受害者,你也能慢慢地做出适合自己的策略。
结语
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情感勒索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被勒索者也有自己的责任。改善亲密关系是一条漫长的路,正如苏珊所讲,很多关系走向了良性,但是也有很多关系,从你开始改变自己的那天起,就意味着结束。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都有义务好好爱自己,让自己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个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