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书打开想象的无限世界-书啦圈
梭罗说:“世界只不过是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的一张画布。”想想,还真是,人类在这块巨大的画布上肆意挥洒,描绘出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画面,想象有多美好,画面就有多绚丽;想象有多辽阔,画面就有多深广。
世界在人类的想象中可大可小,伸缩自如,可描绘的事物很多,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海洋汇成一片》,把世界简单化,用“如果”串连起了所有的想象:如果所有海洋汇成一片,如果所有树木连成一棵,如果所有的人变成一个人,如果所有的斧子变成一把斧子,那么这个人拿着这把斧子去砍那棵树会怎么样呢?
这本书一共只有125个字,是一首历史悠久、广为传唱的鹅妈妈童谣,陪伴全世界一代代的孩子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么简简单单,薄薄的几页书,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呢?
文字简约,内涵丰富。书中的文字简约纯粹,没有废话,“如果所有的海汇成一片海,这片海会有多么辽阔。如果所有的树长成一棵树,这棵树会有多么高大…” 当世界万物由无数个汇成一个,世界变得巨大而单一,这些事物会怎样呢?作者列举了海洋、大树、人、斧头,这些事物看起来没有一点关联。我们带着疑惑读下去。接下来,“如果这个巨人拿起那把巨斧,砍下那棵大树,让它倒下,跌进那片辽阔的大海中,会激起多么大的浪花!”至此,单一的事物连在了一起,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有了联系,但故事到这里却戛然而止,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说,比说更吊人胃口,也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形成鲜明的对比,无数个汇成一个,一个和另一个又发生联系,你可以想到哲学问题,也可以想到环保话题,还可以从创世纪联想,总之,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引申出很多内容。
颜色简单,形状无穷。全书只有红色、蓝色、绿色、黑色这四种颜色,阅读中却不觉得单调,甚至,你会觉得这是一本色彩鲜明的书。黑色条纹的树干,绿色、蓝色的叶子,红红的果子,绿色的蛇,红色的啄木鸟,因为不同花纹的调剂,使得不同的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图画采用蚀刻版画形式,全由线条、形状组成。体态匀称的五角海星,长短不一的线条构成的海浪,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巨人,椭圆形的叶子,每个事物看起来都很简单,却在简单中藏着无穷的变化,人物的神情动作因为形状位置的不同或者颜色的变化而千变万化。如:黑色的点位置不同,小动物的神情也就不同。啄木鸟在树上笑眯眯地给大树治病,大鲸鱼张大三角形的大嘴巴,正要把海马和海星吞到肚子里去,旁边的章鱼惊惶失措,绿色眼睛中的黑色瞳仁充分体现了它的恐慌。阅读中,和孩子一起找找,里面共有几种图形,分别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些图形拼成什么?如果想要变换人物的动作,需要怎样调整形状?阅读和游戏一起进行,其乐无穷哟!
想象新奇,环环相扣。新奇的想象是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者先是把所有的个体汇成一个整体,世界变成一个大大的简单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人、树、海洋、斧子关系密切,对于人用斧子砍树的后果,作者没有写出来,但在画面中,我们看到,广阔无垠的海洋里,大鲨鱼吐出了吞进去的海马、海星、章鱼和小鱼,那么是不是说,世界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呢?如果海洋里恢复了多种多样,那大树跌到大海里,是不是也会变成好多树呢?那个大斧子会变成好多斧子吗?人会变成好多人吗?环环相扣的变化和新奇的想象让整个故事变得奇幻无比。不过,这个结尾你还可以有多种解读,属于开放性的,你可以想想那棵巨树把那个海洋分成了好几块,也可以想想巨树把海洋填满了,还可以想象巨树在海洋里倒下生出无数根须,海洋变成了海岛,等等。亲子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动脑筋,让想象自由驰骋。
想象如此有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我们知道,2岁,宝宝开始想象了,但因为生活经验不多,这时候的想象没有目的,内容简单贫乏,更多地以来动作和语言提示。到了三四岁,孩子的想象力开始迅猛发展,此时的想象已不再局限于具体事物形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情节,具有情景性。宝宝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成人或同伴一块从事象征性游戏了。此时,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呢?
 一、保护和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好奇心是是推动宝宝想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爸爸妈妈要保护宝宝的好奇心,要尽可能满足宝宝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俗话说,孩子是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能嫌烦,也不能粗暴地扔个答案就好,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找答案,和他一起享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想象的基础是表象,形成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宝宝在进行想象活动时,往往是从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过的事物中来寻找想象的形象。所以,在这一阶段,让宝宝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就显得极为重要。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广阔的接触外部世界的空间。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们可能走不了太远的地方,那么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触觉、嗅觉、味觉等带领孩子认识新事物,多带孩子去未知领域活动,比如,去动物园啊,海洋馆啊,植物园啊,超市啊,花鸟市场啊,等等。
三、给孩子讲一个新奇的故事,或者利用书籍看世界。孩子在故事中认字、培养语感,也锻炼想象力。一个故事讲完了,鼓励孩子对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用什么办法摆脱了困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你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尾吗?为什么?如果不喜欢,你想给这个故事一个什么样的结尾?没有限制,没有束缚,和孩子天马行空地编故事,既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书籍也可以作为生活中的表象,为孩子的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的知识越多,见识越多,可想象的空间就越大。外地的植物动物,异域的风土人情,文字的描述,图片的展示,都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四、通过游戏、手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宝宝的想象力是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各种游戏活动。爸爸妈妈应积极地参与到宝宝的游戏活动之中,并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各种活动中,宝宝应该是活动的主体,千万不要觉得宝宝做得慢,或者做得不尽如人意就代替孩子做,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或者来追求一个尽善尽美的工艺品。其实,不论是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也好,还是手工过程中的思考发现也好,孩子开动脑筋,动手操作或者在游戏中自由发挥就已经给了想象发展的空间。几块积木,几张拼图,几张图片,或者几块破布都能成为孩子玩耍想象的动力和源泉。
想象力不是凭空来的,它有来处,也有去处。当想象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有表达抒发的欲望。世界如此广阔,生活如此奇妙,我们的想象也必定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就让这本书作为打开孩子想象力的契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