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一些偏向学院派,将电影解构得面面俱到的影评,非常专业,但有些匠气,难以亲近。而毛尖的文字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让我看的时候忍不住捧腹大笑,她的影评立足于电影,却又远远不止于电影,充满戏谑调侃的评论方式对我来说很是新奇有趣,她的思维非常跳跃,有时前一刻还在品评电影中的一个场景,下一秒立即扯将开去,扯的可以是当下的流行或是各种她认为可以拿来做类比的东西,有时从一个社会现象引申到她对电影的感受上,天马行空,恣意纵情,到最后方知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处。
毛尖常常会把两部电影拉在一块说道几番,像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光棍儿》两部青春电影的比较,上来便调侃港台小说中的表述,“三十三岁的男孩”,笑煞旁人。如果说《那些年》年轻的小清新,那《光棍儿》就是重口味的大叔,四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生活堕落的老光棍演绎着麻辣辣的涩意,而这悲凉的调调竟成了另一种青春气质,于是我方理解毛尖文首的调侃,三十三岁算什么,年龄再大也可以做年轻男孩。更有意思的是,当青少年们欢快地唱着Jingle bells来欢迎圣诞档的《那些年》,一样的旋律,反转一下,改成Single boy,一起have party,turn into gay,竟觉得无比合适,让我不禁哈哈大笑。
毛尖的文字虽荤腥不忌,但这收放自如的背后是人生阅历的积淀,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瞎调侃,因此要看懂她调侃的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看她点评《明星助理》,一时好奇心起,去看了《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这是一个剩女灰姑娘找到白马王子的故事,派蒂格鲁小姐帮助美丽的拉福斯小姐找到真爱,并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一天之内,搞定三对男女的终身大事,好不热闹。但我看到的内容也仅限于此,轻松但不深刻,回过头来再看毛尖的点评,觉得很有意思。拉福斯小姐是个小梦露般的人物,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而派蒂格鲁小姐是个被道德和教条束缚的老姑娘,但她对花花世界实际上充满了向往,她的“潜力”在这一天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她们俩性格上非常互补。我惊讶的是,她们最终觅得如意郎君的喜闻乐见的结局在毛尖眼里,是对两人才能的双双阉割。再细看下去,觉得能够琢磨到她的意思了,派蒂格鲁小姐踏入的婚姻绝不是迈向自由的那类婚姻,眼下这个看似美满的结局其实并不是通往美好新生活的道路。
看过电影或电视剧后,再来看毛尖的评就觉得有趣至极,但遗憾的是,对于那些未看过的电影,有时并不能准确地把握毛尖要表达的意思,不过这也让我有了列单子看电影的打算,不然空有风趣调侃,却不懂点在哪里,岂不叫人心痒难耐!
最不像影评的影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