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孟德明先生历时四年完成的非虚构作品——《秘境三关》。在作者的带领下,让人仿佛回到一千年前宋辽纷争的年代,回到曾经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生发地,闻到历史深处的风云烟火,听到神秘“三关”的传奇往事!
《秘境三关》一书的作者首先回答了何谓“三关”,并分析了冀中“三关”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对于“三关”,估计很多作者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指哪“三关”,“三关”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作者在书的“引言”中,借用《辞海》的解释告诉读者说:“三关”即“淤口关、瓦桥关、益津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其实,这“三关”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宋代杨家将故事的生发地。而这千年前的“三关”所在地雄县、霸州(县),如今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建设一座“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雄安新区!接着,作者解析了冀中“三关”与其它地方“关隘”的区别。作者在“塘泺之地起关隘”一节指出,“三关”所在的雄县、霸州(县),全是一马平川,没有山的踪迹,远没有古装戏曲里崇山峻岭那样奇幻幽深的“关隘”。平原的屏障就是水。这些沟沟坎坎、淀洼纵横折水域不仅有鱼虾、荷苇之类的水产,还能设障派兵驻守。所以,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利用“冀中这片浩大的浅水,开始在冀中设立若干关口,派军队驻防,起到通风报信的作用。”冀中“三关”,中国防御史上的奇葩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接着,《秘境三关》一书讲述了古代,主要是宋代发生在“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等,并突出介绍“千年三关不仅仅是硝烟,更有水天澄碧下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是古代对外商贸活动的重要窗口。作者在“阵法找归属,真宗是推手、 决战澶渊,设界三关、内不失备:边界的隐形防御”等章节里,讲述了发生在宋真宗时期宋朝与辽国在“三关”一带的纠缠、争斗,最终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达成“澶渊之盟”,从而稳定边疆局势这段往事。而在“那些镇守三关的将领”一节中,作者逐一向读者介绍了宋朝期间镇守“三关”,为保卫疆域、捍卫和平的将领王显、张凝、王继忠、魏能、康保裔、傅潜、高琼、王汉忠、何承矩、李允则、王超、上官正、李汉超、杨延昭、王晏、韩令坤、韩通、杨嗣等人的故事;同时,也将在戏曲中传得沸沸扬扬、活龙活现的“杨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一加以了梳理,澄清了真相,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同时,作者还在“繁盛榷场,千年前的开放口岸”一节中,对“三关”在增强民族交融,繁荣商贸,互通有,无活跃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梳理。作者指出,榷场,是辽、宋、西夏、金政权各自在接界地点设置带有官方色彩的互市市场,国家以收取利税的方式予以管理,来充实财政收入。澶渊之盟以后,曾经硝烟笼罩下的“三关”古战场,变成了安宁、整肃之地,市声鼎沸的榷场涌现了出来。仅在冀中,就出现了四个榷场。宋交易的商品以茶叶、香药、犀象、苏木、漆器、瓷器、稻谷等为主;辽运来的商品却是以羊、马、橐驼、镔铁刀、珠宝等为主。朝廷为加强管理,还专门设置了管理榷场的机构,维护交易秩序,加强税收征收,保证了边境贸易红红火火地开展。应该说,冀中“三关”,无疑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
《秘境三关》一书在注重考证,用事实、数据呈现历史的真实的同时,在行文中又极具文学色彩。史实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打通了文史之间的界线,从而让文本不仅具有可信性、而且具有可读性。非虚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要在行走中发现真相,从史料中挖掘真实,二者相互印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过,有些非虚构作品的作者,总喜欢繁复、重叠地引用五光十色的史料。大量资料的堆砌,虽然显得厚重,但仿佛让人走进书本设置的“迷宫”,有些“摸不着北”,看不到真实的况味;还有的非虚构作品,只讲究用数据说话,用资料证明客观事物,而忽略了文本应该具有的可读性属性。这些的非虚构作品,文字粗糙,不讲究语法修辞,更没有什么文采,也无法引人入胜,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秘境三关》一书的作者,也许正是清楚地看到了一些非虚构作品的缺点与不足,所以,他在行文中做到了考据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作者用行走冀中平原的亲身体验,加上典籍中获得的史料,来还原“三关”的历史面目,重现千年前“三关”的传奇往事;同时,又十分注重文本的文学性,字里行间都洋溢生动活泼的色彩,让文本充满吸引读者的张力,从而一口气将这本书读了下去。
(《秘境三关》 孟德明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定价:52元)
讲述“杨家将”生发地的千年往事 ——读《秘境三关》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