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急诊科医生杰里米.布朗所著的这本《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回顾了从1918年那场肆虐全世界的流感大流行说起,讲述了一百多年间,人类是如何与流感这一病毒进行反反复复的较量,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作者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人们:流感病毒是十分狡猾的,变幻多端的;要彻底征服流感病毒、战胜流感病毒,“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人们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寻找到彻底攻克流感病毒的“杀手锏”!
《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一书首先告诉人们:病毒无处不在,天生神秘,尤其是流感病毒,它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喜欢伪装,不断变异,常常让人类猝不及防,带来巨大的损失。作者在“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一章中指出:“病毒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病毒诞生的时间比智慧生命、类人猿、黑猩猩、爬行动物以及任何从黏液中孕育的生命诞生的时间都要久远。”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流感是一种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病毒,“它的形状像一个空心球,内含8个病毒基因。”不过,简单的形状中却包含许多不确定性:流感病毒常常变换形态,“改变其表面的蛋白质,变得让人体难以识别。就像一个伪装的罪犯,很容易消失在人群中。”正是流感病毒的伪装性、变异性,从而产生了致命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2009年猪流感爆发等。
接着,《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一书讲述了从1918年以来的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多次流感灾难,以及人们为应对流感病毒而不懈的努力。在“来势汹汹: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一章中,作者专门讲述了1918年的那场大流感。1918年1月和2月,美国堪萨斯州的乡村医生芳瑞.迈纳,发现了“数十例严重流感病例。仅在一天内,就有18人患病,并有3人死亡。”这年的3月4日,美国芬斯顿营地的第一名士兵患上了流感;接着,流感被这些士兵带到了法国,并在当地传播。到了1918年9月到11月,挪威、西班牙、英国、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南非、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在这次流感中,全世界共有5000 万至1 亿人因之死亡。由于当时西班牙有约800万人被感染,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后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感。其实,这场灾难的发源地是在美国。
在“‘我会死吗?’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一章里,作者又回顾了先后发生于1957年、1976年以及2009年的三次流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流感,虽然不及1918年的流感流行范围没那么宽,但同样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不小的伤害。如1957年最先出现在香港的流感,使“250万香港人中至少有10%的人患病。患者排起了长队,聚集在过度拥挤的街区,一眼看不到尽头”;而“这场流感在秋季入侵了英国,使流感死亡率达到以往的3倍;这场流感夺去了大约6.8万美国人和全球约200万人的生命。”2009年3月,最先出现在墨西哥的流感,导致大约60人死亡,到4月,病毒传播到美国;到6月,全世界有74个国家共发现了3万多名病例;到10月,流感病例达到峰值。由于疫苗的及时研发上市遏止了病毒,但这次流感仍然导致美国死亡了1.25万人。
为了征服流感病毒,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的科学家,展开了对流感病毒的研究,试图揭穿隐藏在它身上的秘密。在“复活1918年的流感病毒”一章中,作者就介绍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性工作。这个研究所的陶本伯格和他的团队,挖掘出5具在1918年大流感中死亡者的遗体进行解剖研究,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说,1918年的病毒是一种以某种方式适应人类的鸟类病毒。这个病毒与这种哺乳动物交换了一些基因,直到它演变成一种极强的杀手病毒。其中一种蛋白质来自一种鸟类病毒,它导致人体产生无法控制的炎症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破坏肺组织。而且,这种病毒一般在它感染肺部才使病人丧命,使它有时间在新的受害者体内复制,然后传染给其他人。
疫苗的出现,对于治疗流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极快,找到一种有效的流感疫苗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人类持续的努力与攻关。在“寻找流感疫苗”一章里,作者指出,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人就采用了某种接种办法,而在18世纪的孟加拉,婆罗门种姓的人在其宗教仪式中使用了疫苗接种。而现代疫苗的产生,要归功于1749年出生的英国医生爱德华.詹姆。是他,“我们今天才不再担心开花病毒。”1933年,当流感病毒被确定以后,人们开始研究制服它的疫苗。,并取得了不小的的成功。但是,由于流感“病毒的进化程度一直远超疫苗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一直在与流感病毒进行持续的军备竞赛。”作者说,现代医学上疫苗的出现,使“我们不再容易患天花、脊髓灰质炎或麻疹”,然而,“流感疫苗则截然不同,其有效性因患者、人群和时间而异。它每一季都需要更新,即使在表现好的年份,其有效性通常也不会超过50%”。
在“有关流感的商业活动”一章中,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在2014–2015年的流感季,疫苗对甲型流感病毒株的有效率仅为29%。许多老年患者感染了流感并死于流感引发的细菌性肺炎。”而且有数据证明,“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其中一些后果在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在大流行性疾病过去一个世纪之后,流感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威胁着我们的经济。当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病毒的行为时,它就会逃出我们的掌控并出乎我们的预料。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病毒比人类更为狡猾。人类的智力什么时候能超过流感病毒的创造力?我想,短期内不会。”这些话,都是在提醒我们,人类与流感病毒的搏弈,是不会一蹴而就的,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记住作者的忠告,尊重自然,尊重科学,从而把流感病毒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最低。
(《致命流感 百年治疗史 》 (美)杰里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定价:69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读《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