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总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意味深长,曲径通幽处又是一片天地,一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小人物,一个连名字都不曾留下,也不知未来结局为何的无名小卒,一个湮没在大观园繁华盛景下转瞬即逝的小细节,就是这样的细枝末节被曹雪芹精心灌溉着,其中蕴含的真意让人再读时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旌神驰。
《微尘众》的第二部有个极美又充满忧思的主题,拼命挽留而又留不住的青春。大观园是一方净土,护佑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青少年,他们在其中吟诗作对,赏雪踏梅,就连嗔和恼也透着股意气奋发的劲儿。贾宝玉是不愿意长大的,他拒绝面对长大后要面临的现实,也不愿意他身边的女孩们吃苦受累,对于贾宝玉来说,她们是他的同伴与知己,是想要沉溺的仙境。
以前读林黛玉的《葬花词》,有感于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当时只是默默心折于她的高洁与孤傲,未曾想她的花冢也是自己的坟冢,园子里的水是干净的,在水里的花也是干净的,但这水总要流出园子去,园子外的水还能是干净的吗?所以林黛玉将落花埋到土里,日久化了,倒也干净。她也不愿长大,如果长大意味着无可逃避的惨烈,她宁可将生命停留在长大前的那一刻,这是怎样的决绝!这种痴,谁人能了解!
蒋勋说大观园中的花冢是每一个长大的成人心里藏着的青春的角落,这样的解读叫人心动不已,不管以后的自己变得多么世故和心思复杂,那花冢就像是曾经的梦想和坚持,辛酸中也饱含着积极的意味。探春虽出身卑微,但不影响她对生活的憧憬,她举办诗社,大兴改革,不妄自菲薄,也不骄纵野蛮。真应怜的香菱来到大观园,结识了一群好姐妹,这段读书作诗的日子是她人生最舒展的时候,只是她终究无法永远在此避难。
大观园中的少女们是“珍珠”,那如赵姨娘之流就是“鱼眼睛”了吗?我们也许不喜欢这样的角色,读到也禁不住要撇撇嘴,但这样一个在大家面前都讨不了好的人未必不让作者关切。“赵姨娘写得真好,因为痛苦,作者对她如此悲悯。”蒋勋如是说道,她的怨和恨积攒了多年,坏也坏不到根子上,这种可笑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深深的怜悯之意,赵姨娘的身影其实并不让人感到陌生。
大观园是青春的冢,这种悲怆和惨烈动人心魄,读罢还久久回荡着。
大观园是青春的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