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既有与生俱来的贵气和神秘,也有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和精神。每次看到关于老北京的书,心里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先要看看北京到底曾经有哪些人,哪些事。
书如其名,《北京闻见录》是朱家溍先生写的一本关于老北京的见闻。作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文物专家,戏曲研究家、清史专家,这本闻见录的真实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就有了很大保证。
这本书分了三部分,一部分讲述故宫的历史变迁,一部分讲述了北京城老宅老物的历史,还有一部分是朱老为一些和北京有关的书写的序言以及关于饮食的杂说。
因为是闻见录,文章看似漫谈,然每篇都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很多见闻现在看来都是很珍贵的。比如,《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中,作者写到了六十年前自己参观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景象和现在人们看到的就很不一样。那时候的宫殿是溥仪出宫时现场的原状:寝宫里,桌上有咬过一口的苹果和掀着盖的饼干匣子;墙上挂的月份牌,仍然翻到屋主人走的那一天等等。这种情境,现在是看不到了。在《太和殿的宝座》一文中,作者则细细讲述了现在陈列的那个龙椅宝座的来历。原来,一把简简单单的龙椅,修复起来需要那么多工序,耗费那么多时日,居然用了934个工日。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工匠的精细和耐心,连带想起《我在故宫修文物》,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样的,北京城内的旧宅,作者也亲眼见过,有的还曾经住过。对于里面的布局、陈设、楹联都有详细的介绍,让人对老北京的住宅有了初步的了解。人和事也在宅子的变迁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自身的经历的讲述充满了回忆,也让所写的物和人更真实,有了史料的研究价值。
普通人写北京,大多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原来里面有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更关注内心情感的描述具体的细节往往说不清楚。作者因为身份和学识的关系,很多东西就描写得很专业。比如,《值得大书特书的吉祥茶园》中就提到了戏台没有前面的两根台柱。为什么呢?作者解释说,“旧式戏台的台盖,是聚音的设备,所以,没有台盖,音量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并且也不美观。-------吉祥园的台保留方台的优点,取消了台柱在观众视线上的障碍,又把乐队座位移在台侧突出的一个小台上。——”这么细节的地方,一般人还真不是很清楚。再比如,作者讲到的自己在北京的几座宅子,里面的的布局都是很有讲究的,宅子的格局、优劣,都有详细的解释,一些建筑样式、名称也让人重新认识了“宅”原来有这么多讲究。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读者读着也舒服。
因为作者的诸多身份,书中的很多内容互相渗透,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都信手拈来,饶有趣味。在这位老北京的讲述下,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老北京城就这么丰满地、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有辉煌的过去,有积贫积弱的过去,也有奋发的现在。老北京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牵动着做着的神经和回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北京深深的赞美和热爱!
”老北京“讲述的老北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