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正好在看《大明风华》,剧中恰好讲到这样的故事:“皇帝朱祁镇年少气盛、血气方刚,希望通过打仗,证明给那些大臣看自己不是没用的人。可是大臣们认为现在并不是出兵征战的好时机,可是就算大臣们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朱祁镇还是一味地坚持要亲征,更是因为这件事情和母亲孙若微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不过,孙若微不仅是太后,更是一位母亲,她想着自己的儿子也大了,出去见见世面也未尝不可,于是与内阁、兵部商量,做好十足的把握,最终送儿子朱祁镇踏上了亲征的道路。”
我们不去评议这部剧后面的故事情节,单单从目前的故事来看,又未尝看不到我们平常百姓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呢?在这部电视剧中,虽然儿子的想法并不成熟,但是作为母亲,还是希望孩子快乐,希望母子关系融洽,更会想尽办法让孩子的愿望成真,这也就是家庭存在的重要意义。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父母希望与孩子多一些沟通,孩子却觉得父母管得太多;比如父母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可行进而进行阻碍,孩子又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支持、不理解……《只有心理医生知道》的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玛丽·皮弗在书中写道:“家庭纵有再多的缺点,但毕竟是祖先留下来的制度,是真正的避风港。我们的个案失业、生病住院或需要有人出席他们的保龄球锦标赛时,是家人陪伴在他们的身旁,而不是心理医生。”
因而,就算家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父母也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毕竟很多时候确实会有存在这样的事实:诚实的父母不一定能教养出诚实的儿女,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得不到孩子的待见……我们不应该把所欲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归根于家庭的问题,归根在父母的身上,这反而会给自己本身加上无形的压力,而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的合理支持。
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也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火冒三丈高,甚至会放大家庭中不和谐的一面,而忽视了家庭中和谐、美好的一面。罗伯特·弗洛斯特说:“家庭,你不见得有资格拥有,却不知怎地就为你存在。”因此,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美好,感受到家庭的接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对于孩子成长的问题要放宽心。
心理学中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要处理孩子与家庭的关系,只需要对父母说:“对这个年纪的小孩,这都很正常。”父母也是从孩提时候过来的,尽管现在的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过孩子小时候的一些心思却总会和父母小时候如出一辙,父母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这反而会让父母看不清孩子的优点。如果遇到一些青少年问题,父母不方便出面的,还可以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助处理,有时候长辈的谈心、谈话反而会让问题和谐不少。
2.让家庭成员多一些组合的可能。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这本书中写道:“一个健康的家庭总有人轮流扮演弱者、强者和小丑的角色。”我们习惯于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固定的角色,有时甚至会对表现完美的家庭成员过于苛刻,我们要允许家庭中任何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权利,同时,不要特定某个人做某件事情。如果父亲从没有单独和孩子一起,我们可以安排父亲和孩子单独相处一天;如果家庭成员在家里的座位一直是固定的,我们可以尝试着每个人换一个位置坐……有时候小小的改变会有惊喜的效果。
3.学会多一点的沟通、情绪处理技巧。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扮演权威者,而这种权威者是不允许孩子去质疑的。然而,父母很多时候也会犯错,既然犯错了就要学会道歉,跟孩子道歉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而可以通过这样的道歉让孩子知道原谅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沟通性。
和孩子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轻而易举,因此父母可以多看一些有关沟通方面的书籍,比如《沟通的艺术》等等,学习一些技巧,并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在家庭中,与孩子的相处中营造柔和的氛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说话时提高声调。
4.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有人说:“长大后,能记得的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三件事,莫过于与家人一起用餐、做户外活动和出门度假。”因此,父母要多一些时间与孩子相处,设定一个外出活动的频率,挤出时间陪伴孩子,哪怕只是共享晚餐。此外,家庭中也可以营造一些固定的仪式,凝聚家庭的向心力,比如说拥抱、晚餐后散步,这些都是很简单易做的事情,只要父母有心都可以做到。
柏拉图说:“教育是教导我们的小孩从正确的事物中发现其中乐趣。”而家庭则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爱的港湾,想要让孩子快乐的成长,父母需要让孩子多感受到家庭的美好,我想,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