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水浒传》,近几十年来研究者甚众,评论《水浒传》的文章、书籍也是层出不穷,汗牛充栋。但好像最多的,都集中在对“水浒”人物性格、命运及起义失败原因的分析上,但像《识小录》这样从梁山好汉使用的兵器、日常的话语、梁山好汉与宋代科举、法治等入手,加以分析研究《水浒》的,并不多见。这种“以小见大”的解读,让读者感到新颖别致,趣味盎然!
《识小录》一书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使用的兵器、话语等入手,深刻剖析宋代社会的阶级分化。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朴刀的故事”一文中,作者写道:“《水浒传》中除了为梁山泊好汉所向往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酒肉外,出现最多的,而且与英雄好汉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要算‘朴刀’了。它在百回本《水浒传》中共出现了207次,《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共出现222次。”作者从“朴刀”出现的频率着手,渐次拉开解读《水浒传》的帷幕。通过作者对“朴刀”的形状、、特点、用处等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得出结论:“朴刀”实际是“介于兵器与农具之间”的物品。它的出现,一是宋王朝对兵器严厉管制的结果,二是表明这种兵器不是正规军队使用的,而是宋元文学中盗匪的意象。通过一把小小的朴刀的分析,折射出了宋代严重的阶级对立!在“朴刀杆棒与发迹变泰”一章中,作者从汉代的诗歌、唐朝的说唱说起,指出“宋代以前没有朴刀杆棒的故事”,宋代之所以出现了“朴刀杆棒”,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游民。这充分表明,宋代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在“《水浒传》流传后世的话语”一章中,作者对“好汉、义气、聚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上梁山与逼上梁山、江湖、成瓮吃酒,大专吃肉、替天行道”等频频出现在《水浒传》众多梁山人物嘴中的话语,进行了仔细面认真地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梁山人物的话语与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是对立的,“这些大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有在社会底层流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阶级的分化程度!连说话,也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体系。不过,由于梁山好汉的话语接地气,才“逐渐为更多阶层的社会人士接受”,慢慢流传下来。
《识小录》一书从《水浒传》中的故事与情节出发,剖析宋代政治制度、科举制度、法治制度等。作者在“皇恩大赦与《水浒传》”一章中,通过宋王朝对梁山好汉实行大赦这件事情入手,首先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赦免罪犯”的做法进行了梳理,接着对宋王朝实行的大赦制度进行了溯源,然后指出:“两宋享国三百余年,各种赦免活动近千次。”也就是说,赦免,在宋代已经成为统治者笼络人心的一种政治手段和既有制度。在“武举、武监、武学生”一章中,作者通过林冲火烧草料场投奔梁山的故事,引出了宋代一个最重要的科举:“普通百姓通过演练考试进入统治机器的一条重要道路”——武举。作者指出,武举起源于唐朝,制度化于宋朝。从宋黄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起,武举也实行“三年考一次,终宋之世,一共有七十八科,产生了数千名武进士”。不过,作者还指出,宋代的武举考试其实“重文不重武”。文,主要是考“包括宋神守颁行的《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在录取中,“策论在整个考试成绩中占的比重很大”。由是可是,这样选拔出来的“武状元”,武艺不一定高强吧!所以,貌似重视“武”的宋朝,在后来的岁月中,却一直缺乏能够真正带兵打仗、保家卫国的良将,从而导致偏安一隅的可悲下场!而在“《水浒传》与宋代法治”一章中,作者由“水浒”中经常出现的“衙门”这个词汇入手,借《水浒传》中人物、故事对宋代县衙门、州府衙门的设置及管辖范围、审判方式等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宋代统治者所设计的司法、执法公正只停留在纸上,没有能够在民间普遍实施”。这,恐怕也是导致大量“游民”出现,进而引发农民起义的根源之一吧!
(《识小录》 王学泰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定价:50元)
别具一格解读《水浒》 ——读《识小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