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栖息于时间之中,就如鱼在水中。我们的存在,就是在时间中存在。”在意大利卡洛·罗韦利所著的《时间的秩序》一书中,作者开宗明义阐述了时间与人类的关系。不过,对于时间的本质特征,相当多的人们似乎并不关心,也没有作过深入的思考。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的作者,却通过从归纳现代物理学研究成果入手,深入探讨时间的真相与奥秘,对人们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把读者“带到我们对时间所知的最远处,抵达辽阔夜空的边缘,以及繁星点点的未来之海”,引发读者对“时间”的好奇与反思,进一步去探寻“时间”中蕴含的多层次意义。
《时间的秩序》 一书由“时间的崩塌、没有时间的世界、时间的来源”等三个章节组成。在“时间的崩塌”这一章里,作者一一总结了爱因斯坦、克劳修斯、玻尔赫曼、卡诺、哥白尼、牛顿、亚里士多德等近代、现代、当代物理学家建构的关于时间概念的阐释。综合这些学者的意见,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并不是全宇宙统一的,也不是均匀流逝的,从过去流向未来;时间的真相实际是“不存在单一的时间,每个轨迹都有自己的持续时间;根据位置与速度,时间会以不同节奏流逝;它是没有方向的;在世界的基本方程中,过去和未来的区别并不存在;方向性的只在我们进行观察并忽略细节时偶然出现。在广袤的宇宙中,没有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为‘当下’的东西。决定时间长度的物理基础不是一个区别于世界其他组成部分的独立实体,而是动态场的一个方面。”根据这些杂揉的观点,所以作者认为时间的概念已经“崩塌”,人类进入了“没有时间的世界”。其实,这说法,只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学术幽默而已!时间,自然不会崩塌;世界,也不可能没有时间。
在《时间的秩序》 一书的第二章“没有时间的世界”中,作者说,“时间的缺失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停滞不变。它只能说明,让世界感到疲倦的不间断的事件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无法被一个巨大的钟表测量,它甚至没有形成一种四维几何。”也就是说,所谓没有时间的世界,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世界的运转过程让人体会不到时间具体形态而已。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共同的时间,变化的发生也不依循特定的方向。”照圈量子物理的观点:“时间完全不确定,但仍有方程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这些方程不包含时间。”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世界的一般形式,它们中是量子动力的近似”。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所谓“没有时间的世界”,其实是从圈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世界另一种解读,这与基础物理学对于时间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
在《时间的秩序》 一书的第三章“时间的来源”里,作者开始便引用《圣经》的话:“生有时,死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摧毁有时,建造有时。”这说明,时间与我们休戚与共,不可分离。接着作者说,“时间就是这样,我们为它着迷,也同样为它困扰。我们的存在归功于它,它给予了我们存在这个珍贵的礼物,让我们可以创造转瞬即逝的幻觉——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那么,这“着迷人、困扰人”的时间究竟来源于何处呢?作者再一次用物理学知识,阐述世界的来源从而引出时间的来源。不过,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对于时间的来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所以,作者也有些无奈地指出,“时间具有多种独特属性的多层次复杂概念”,“世界的时间结构不同于我们看到的那幅幼稚图景。这幅幼稚图景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却不适合于理解世界的精微皱褶或其辽阔。它很有可能甚至不足以理解我们自身的本质,因为时间之谜与我们个人身份之谜、意识之谜是交织在一起。”尽管作者并没有真正揭开时间来源的真相,但他指出提供的各种观点,却为我们了解时间的秘密洞开了巨大的想像空间,无疑是享受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讲座。
(《时间的秩序》  (意)卡洛.罗韦利 著 杨光 译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定价:56元)
探寻时间的真相与奥秘 ——读《时间的秩序》-书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