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很高的期许,甚至到了不合理的程度。比如刚上班的职场新人给自己定下一年赚够一百万的目标;年轻的姑娘下定决心二十五岁前结婚,然后三年生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出身贫寒的年轻小伙子想在三十岁前住别墅,开顶级跑车;做了母亲的担心孩子在人生长跑中落后,于是一三五让孩子学书法舞蹈、二四六学英语小提琴,星期天参加各种比赛……嗯,不是说这些想法不好,况且现实生活中,真有人能做到,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思维模式,结果往往导致压力和焦虑,失望的情绪弥漫心中,毕竟要想达成这些欲望,涉及到的因素太复杂了!
《精神健康》杂志通过多家心理诊所的实际病例,摸索出了一些较常见的情况。现在我们就对这种“追求完美”的思维模式稍加分析,并提出缓解焦虑的一些建议。
首先,完美主义导致压力和焦虑。
啊,做到完美无缺多好啊!永不出错、永不失败——那样很多压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果能换一个身份,自己变成一个威风八面、很有本事的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所有的不安全感、所有的担忧、所有的焦虑都不会困扰自己,那该多好啊!那样的话,生活真可谓乐无忧了!
可是,按照逻辑来讲,如果人人都变得这样“完美”,生活就非常没劲了:既然我们无所不能,那么就没必要继续学习和成长了。就像老话说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不完美,而且不完美令生活更有趣。
不过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努力上进”和“完美主义”是两个概念。用打牌来比喻,“努力上进”是不管好牌烂牌,尽量打好,如果是好牌,那就争取最好的分数,如果是烂牌,那就尽量少输……若有可能,小赢一把也不错,因为别人的牌有可能更烂。“完美主义”是抓到牌后,先嘀咕牌面不够完美,缺了好几张心仪的牌,带着这种心结,有可能会把好牌打烂,甚至有可能放弃,然后用“我是追求完美的人,不抓到完美的牌,放弃也没什么可惜的……”来安慰自己。
其次,不切实际的期许导致自责。
“我真是太蠢了!”、“我真是有毛病啊?居然连这个都学不会!”、“同学都结婚了,有人孩子都生了,我为什么就娶不到老婆啊?”、“我当初不应该尝试!”……
这样自责的话,我想很多人都在心里对自己嘀咕过。其实这是某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机制:当人们感到软弱无力、易受伤害的时候,某些心理机制为了保护自己、逃避伤害,于是跳出来大声嚷嚷。它们对当事人进行批评、嘲弄,因为它们认为如果主人注意到自己,那么以后就不会犯错了。可是这类心理机制一方面阻止主人下次犯错,但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人们继续前行的步伐。如果满脑子都是诸如此类的消极念头,那么人们就无法继续努力,无法改正错误,无法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更无法改善情绪,只会令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低人一等,甚至陷入绝望。因此,我们可以说,有时候,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最后,采取“自我安慰”的策略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要想打破犯错——自责——重复错误——重复自责的怪圈,那么就要学会“自我安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作品中,“自我安慰”经常受到贬低和嘲弄,因此有些人形成了某种奇特的观念,认为“自我鞭挞、自我折磨才高端大气上档次,‘自我安慰’很庸俗俗气。”我们不管文艺作品的理念,只阐释具有实际效果的减压方式,“自我安慰”就是非常管用的一招。
有些心理学家通过实践,提出“自我安慰”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倾听内心的自责,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冒出这些想法?留意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或者说害怕什么?有时候,当自责的声音太响亮的时候,就用笔写下内心的感受,这有助于人们弄明白心生自卑的原因何在——这些原因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触发条件”。
第二步,当逐步识别出“触发条件”后,于是内心的消极念头何时出现,就慢慢变得心里有数了。当感觉到消极想法的时候,就试着温和地跟自己说:“哇!我对自己还真不客气。因为不完美,居然这样损自己!……我对自己太刻薄了。”
第三步,努力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将自责的消极想法写下来,然后扪心自问:“如果对某个亲密的朋友,我会说这样的话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写下那些你希望听到的话——当你苦苦挣扎的时候,想听到怎样的安慰呢?写下来吧!该步骤有些艰难,需要不断地练习,尤其是长期以来陷入自我责备、自我怀疑的人。
第四步,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麻烦和困境是人生常态。人人都有不堪重负的时候,这时候,大家需要缓口气,打起精神,然后鼓励自己:“希望我能心平气和!希望我能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指责自己,然后试图逃避问题——有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解决的麻烦不会自行消失,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沉重,比如不合适的工作、不合拍的伴侣……因此,病向浅中医,早日打开心结,才能早日轻装上阵,才能距离幸福生活更近一些!
不完美是常态,自我安慰是好办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