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封面是《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呐喊》并不止一副,且都是蒙克的作品。《呐喊》第一版作1893 年, 蛋彩木板,被奥斯陆国家美术馆藏,后期,蒙克共“呐喊”五次,有几幅时间并不能很确定,分别是蜡笔木板、纸板粉彩、版画印制和蛋彩木板,大约作于1893年——1910年。
据说第一版的成画背景是:1893 年,蒙克与朋友走在海边,他疲惫不堪,落在后面。
日落时分的云,像是被鲜血浸染过,红得令人不安,他孤独地站在那里,似乎听到了大自然被撕破后的巨大呼喊声。这个声音,直穿内心,他有些焦虑,开始发抖。这一年的蒙克刚满 30 岁,最为著名的作品《呐喊》诞生。
仔细观察五次的呐喊,画的内容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作画的背景和环境已经不同。其实如果仔细阅读、品味《呐喊》,你会发现这幅画有一种声音感。一个人(应该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一直在捂着耳朵,那个声音,看起来令他恐惧、令他战栗,他拒绝这个声音,这个声音却宛如大地惊雷,捂上耳朵也无孔不入,但是在同一个环境的其他人,却听不到这个声音——那么我们有理由判断,这声音来源于内心,是作者内心的焦虑、恐惧,然而,作品的名称却是“呐喊”,明明是拒绝“听”,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在喊叫。我个人不认为这呐喊来自于大自然,我更倾向这呐喊来自于作者,他不想听到内心的呐喊,但是却无法拒绝这呐喊,别人听不到这呐喊,或者,作者是生人中呐喊,在群体中呐喊,但是他人无呼应,这样的孤独,让这呐喊失了声。
而这呐喊到底呐喊的是什么呢?
你是不是也想通过这幅平面的,光影的、色彩的交融想要听到?
然而,尼采说,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跳舞的人疯了。
顺便提一句,蒙克是尼采的忠实小粉丝,他爱上了尼采,通读了尼采所有的作品,甚至在尼采死后去拜访了尼采的妹妹,寻找尼采曾经存在的痕迹。
真正的孤独大概就是如此,曲高和寡,合者寥寥——甚至是无。据说,有次尼采在大街上抱着一匹马痛哭流泪,也许他也在呐喊,但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人听到,甚至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能够听到的也寥寥。我们无法了解蒙克或者尼采的内心,只能借助一种臆想来沟通,来触碰那些永远无法企及的、深邃的、悠远的灵魂世界,但是这已是极限。
在深深凝视这幅印刷品《呐喊》后的夜晚,我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因为人类的世界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实则复杂,庞大大于过宇宙,微小小过于尘芥,所以,值得感恩的是,总有那些你不懂得的,却在震颤着你的灵魂。
蒙克的一生都在呐喊,但是呐喊无人能应和。这些色彩、光影,每一幅他留下的作品,都是他在呐喊,也许后来他也放弃了期待共鸣者的意愿,但是内心的冲突依然波澜不断。仔细阅读了蒙克所有的自画像,可以说,蒙克的外表是英俊的,但是他却想要打碎这美给你看,包括后期享誉世界的自画像,都不是那副写实作品。有时候,看他的画,会想到卡夫卡的作品,画家的内心,也许是这个巨大的皮囊包裹的甲虫。
焦虑、恐惧和死亡,从未远离的蒙克。曾经在其中一幅《呐喊》中用德文写下:大自然的尖叫。
而我们不知道,大自然的尖叫,是不是也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嚎叫。
蒙克的呐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