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艾米·里奇所著的《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共收录了26篇关于动植物、宇宙天体的科普童话,作者以好奇之心体察大自然的有趣现象,在花间叶脉海洋河流中寻访生命的意义,从而让人分享各种植物、星辰、动物的轶闻趣事,丰富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能力,增加人们对世间万物的热情关注。
“17世纪的时候,教皇陛下宣布河狸属于鱼类。不过河狸没有为自己变成鱼这件事发什么脾气。他们决定不屈从于这个新属性:不做完美的鱼,不做教科书上的鱼。反之,他们要做稀奇古怪的鱼,做其他鱼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生下毛茸茸的宝宝,呼吸空气,在水下自行建造宽敞的圆锥形的堡垒。”这段文字,摘自《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中的“河流携带三种定居生物逃之夭夭”一文。作者在介绍河狸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河狸变成了有思想的物种,能够与人类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人与自然,在作家的笔下,得到完美的融合,让世间万物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
阅读《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类似运用拟人化的方式,来生动讲述与植物、星辰、动物的知识,在书中比比皆是。以这篇“豌豆狂热症”为例吧!作者写道:“小时候的豌豆藤,勤奋又守时,每四天半长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小叶子。……一旦他们有了纤长的身体,就开始摇摇欲坠;接着,豌豆会疯了似的长出长长的卷须,在空中探索格子架。”豌豆悄然无声的自然生长习性,通过作家用拟人化的手法,变得生机盎然,充满童趣!而在“请不要对海参大喊大叫”一节中,作者也如是写道:“海参也是海参潜在戏剧生活的舞台。海参不会空翻,不会发光,不会呼啸而过,不会变成更多的褶边。它们也不太会跟其他 动物搅和在一起。但海参也不认输,它的表演戏码独立又极端。”一种普普通通的海洋生物,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一个特立独行的生灵。这样,既把海参的特征表现了出来,同时又充满童趣,让人更加容易接受动物知识的普及。应该说,《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调动文学手法,用拟人的方式,展示那些植物、星辰、动物的习性、特征,让读者在洋溢着童话色彩的故事中,接受世间万物知识的熏陶,得以与植物、星辰、动物来一番亲密的接触,分享其中的科学常识。
科普读物要吸引读者,在表现形式上不能墨守陈规,而要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同时,在细微枝叶处,也要有自己的“杀手锏”,从而让读者不弃不舍地阅读,才能达到写作的愿景。 《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的作者是意识到了这些,并且在创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运用童话的方式,来普及植物、星辰、动物的知识,同时,又通过诗情画间的文字,来吸引读者。就以这段文字为例吧!在“特拉普派”中,作者写道:“溪流这么想着,让珍珠般的橙色鱼群充盈他,却拒绝与他们对话。雨滴这么想着,用新鲜的云之水填满池塘,或者跟跌落在地上的樱桃的汁水混在一起,又或休憩于泥土深处,无论在哪里都忘了做自我介绍。树木这么想着,寡言的雨水顺着她温暖的松针坠入大地,被淋湿的鸟儿归巢,而她沉默不语。”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字工整,富有韵味,琅琅上口。枯燥的植物、星辰、动物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了。而在这篇“爱”中,作者介绍了被种在花园边缘千穗谷。这种花,又被称为失血之爱、不凋花。作者充满深情,热情洋溢地写道:“只有爱能够永远流血,只有爱有无尽的血液。只有那下垂的纤细穗状流苏之爱能够一直流血,却越开越盛,越开越艳,越开越红,绝不会耗尽,也绝不会面如死灰。……凋落到地上后,它的花瓣也依然是最明艳、最具血色、最流溢的红。”一种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植物,通过作家这段充满感情因子的文字,卓然挺立在人们面前,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应该说,《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一书另一个特点,就是书中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闪烁超然意像的况味,让读者体味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 (美)艾米·里奇 著 徐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定价:58元)
科学与诗意缠绕的美妙之书 ——读《世间万物 与植物 星辰 动物的相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