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古稀的薛冰先生是一个老南京。他从2岁起就“随父母来南京定居”,除了中间有几年时间下乡“插队”外,其余的时光都与这座古都相随相伴。长期的亲密接触,使他对这里的街道建筑、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历史典故如数家珍,在这本《漂泊在故乡》一书中,作者用文字记录了南京的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生活变迁、习俗旧事,不仅为人们了解南京提供翔实的资料,更为后人留下了城市的记忆与温暖的故事。
《漂泊在故乡》一书共有13篇文章。作者的这些文章,没有宏大社会事件的记录,没有惊天动地的时代风云的翻腾,全是从小角度、小切口入手,还原城市旧貌,记录生活细节。作者的视角从初次踏上南京所居住的“海陵洲”,渐渐延伸到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大厂镇”、进入文化圈后辗转的“明故宫、清凉山、肚带营”、晚年定居的“秦淮河”等一个普通的街道、普通的地名。作者不煽情,不故弄玄虚,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在从容不迫的讲述中,串起一部城市的“时间简史”,让那些历史遗存、名胜古迹、街道地名、文化传统、习俗旧事,慢慢地走来,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近距离去认识这座城市前世今朝。书中的许多记录,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已经相当陌生。如“海陵洲”一文中家家户户去供水站买水使用的“水筹”、“汉西门”一文中石鼓路深宅大院门前的“石鼓”、“新街口”一文中老式建筑里调节气温的“水窖”等等,这是早已经消失殆尽的东西,恰恰是难得的文化遗存!作者的文字,无异于一种“非遗”,既还原了过去的生活场景,又能唤起大家的记忆和共鸣。作为一个文化人,作者也用相当的篇幅,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出版、民营书店发展概况,以及民刊《开卷》、全国民间读书会创办等情况,对于人们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无疑是难得的第一手材料。
《漂泊在故乡》一书在打捞历史的同时,也在行文过程中断断续续地呈现出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发生着的崭新变化,让人看到了历史前进的足迹。就以“住”来说吧!作者与父母刚来南京时,寄居在长江边上的外婆家。一场洪水,迫使全家迁徙;多年里,没有自己住房的一家人,先后租住在莫愁路、石鼓路、新街口等地方的私房或公家宿舍中。参加工作多年后,分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2000年,开始在“汉中苑小区买下一套135平方米的新房”;2016年,又在莫愁湖东路买下了一套可观赏莫愁湖全景的二手房……从寄居篱下到拥有自己产权的住房,这样的变化,应该是当下城市无数个家庭共同的变化!
《漂泊在故乡》一书的作者在叙述城市的嬗变中,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一些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在“夫子庙”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一一讲述了夫子庙的历史、传统、名小吃等。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一日去寻访夫子庙外的桃叶渡和利涉桥,穿过一处菜市场,“远处隐约可以看到东关头的城墙,近旁也确有一座水泥桥。然而,除了狭窄的河道,泥泞水岸,披离荒草,再无所见。”其中的感伤情绪不言而喻!“在“清凉山”一文中,作者指出,清凉山“唐宋以降渐演化为文化中心,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文人学者的聚合。”然而,对于这座文化厚重的山,由于“数十年间社会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片面,对精英文化尤其隔膜甚至敌视,不能正确认识清凉山一带人文景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致其不断遭到损毁”,作者的忧思与痛心,在文字中若隐若现!应该说,作者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因为对这座城市爱得太深。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他就指出,自己一生魂牵梦绕的是:“微斯城,吾谁与归!”所以,他希望这座城市在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保留一些历史风貌、传统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风貌与文化传统,是维系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连结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只有明白这个道理并认真加以实践,“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才能变成现实,造福子孙后代。
(《漂泊在故乡》 薛冰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定价:36元)
为后人留住更多的城市记忆 ——读《漂泊在故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