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被称为莎翁的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他的许多作品,家喻户晓。然而,也许人们并不留意,莎士比亚作品里那些林林总总的植物及其这些植物背后蕴藏的秘密。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威尔斯通过对莎翁戏剧的认真研读,挑选出其中的49种植物,从文学、历史、园艺、烹饪、医学、民俗、语言等多角度加以解读,发现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莎士比亚式花园图景。
作者在《莎士比亚植物志》的“引言”中曾说,莎士比亚“对植物学非常熟悉,无论是花卉、草木、水果或者 蔬菜,都包括在内。”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介绍了很多野生的、种植的、本地的、外来的花草,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作者专门对莎翁戏剧中涉及的有关植物,进行了梳理,从另一角度叩开莎士比亚戏剧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看到植物在莎翁戏剧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借朱丽叶的嘴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莫看那蠢蠢的恶木莠蔓,对世间都有它特殊贡献。”正是看到了植物“玄妙造化、特殊贡献”,莎翁巧妙地把它们移植于自己的作品中,通过形形色色的植物,来串连剧情、渲染剧情、烘托人物、推动剧情。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出现了“颠茄、乌头”这两种植物:朱丽叶为了逃婚服下可以致人昏迷的“颠茄”,假装死去;罗密欧在流放地听到朱丽叶“死讯”,就服下了毒性最强的植物——乌头草而毙命。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借用“芸香、紫罗兰”这两种植物,祭奠被情人哈姆莱特误杀的父亲,她用“毛茛、荨麻、雏菊、红门兰”编织成花环,最终与它一同殒命于水中……。植物的运用,让剧情的发展更充满悬念,增添趣味。莎翁还喜欢通过植物的特性,来刻画不同的人物:如“核桃”,作者将其称为“狭隘的核桃”,然后用来形容《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嫉妒心强、总爱胡思乱想的福德。这本《莎士比亚植物志》,还能让人了解到植物背后的故事:“戏精”曼德拉草:地下的茎长得要么像男体,要么像女体,拔出来还会尖叫吓人,拔的人还会因此丧命?“变异”土豆:被一场土豆雨淋过的人类,莫名燃起了激情;“漂亮女人”颠茄:为你解答在没有美瞳的过去,爱美的女人强烈的求生欲。而金雀花,背后是一个王朝;红玫瑰与白玫瑰,背后一场战争;詹姆斯一世命令全国种下万株红桑,可蚕却只吃白桑:背后是百姓的辛苦泪!植物中所包含的隐喻作用,已经超越了自身的特性,成为莎翁戏剧最重要的支撑。
《莎士比亚植物志》一书,通过莎翁剧作中出现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构建了一幅伊丽莎白时代的花园图景,从而焕发人们的好奇心,探寻戏剧家莎士比亚如何成为了一位的业余植物学家。作者说,“莎士比亚有关植物学的文字不仅是文学上的手法,更让我们得以窥见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生活的内核。”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观照。所以,作者在揭秘莎士比亚戏剧中植物的寓意之外,又把触角延伸到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作者惊奇地发现莎士比亚植物知识的来源,一是与他的升腾间生活有关,二是得益于当时出版的大量植物书籍。二者一起,构建起莎士比亚花园图景,并通过戏剧加以呈现。
《莎士比亚植物志》一书还独家收录了珍藏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59幅1597年原版全彩插画。透过这些图片,可以让人一睹近600年前植物的原貌,也让人看到世事的沧桑、时代的变迁,更加怀想莎翁戏剧中的那些植物,追忆莎翁戏剧的独特魅力!
(《莎士比亚植物志》 [英] 玛格丽特·威尔斯 著 王睿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定价: 55.00元)
另辟蹊径解读莎翁秘密 ——读《莎士比亚植物志》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