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首刻了一方印,“舍得”,阳朱文;书末是“舍不得”,阴白文。细思起来,这两方印上的内容岂不将世间种种全都囊括其中,也道尽了人心底那份纠缠难舍。
没有舍得,没有舍不得,蒋勋先生如是说。看完整本书,我才能琢磨一二,但道理通透,要知行合一并不容易。苏东坡先生的洒脱通达也是在历经悲苦后才达到的圆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都忍不住让人击节赞叹,抛却了好坏的执着,整个生命都变得明亮可喜起来。舍不得的不正是我们所执着的种种吗?舍不得逝去的青春,舍不得至亲之人的离去,舍不得闲适的生活,说起来也颇有意思,舍不得只会更快地失去,而有舍才有得。
蒋勋的文字很美,有种安静的力量,使人沉淀静思,他的阅历、他的学识让他的文字有种了悟的智慧,这本书集结了他对诗词的品读,旅行中的感悟和对人生世情的反思,字里行间都是他对《金刚经》的理解。在讲到他对逝去母亲的思念时,让他醍醐灌顶的是《金刚经》中重复多次的句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开始反省这种思念是不是对人相的执着,这种方式是一种安慰,但要真正做到又何其难!随意哭、随意笑,不坚持已逝去的,抛却我执之心,能抡圆了活会是何等畅快!
这种豁达并不能轻易从纸上习得,但看蒋勋自己的解读也让我深受震动,我自己的执着仿佛也历历在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自省,发现很多不足之处,但一个阶段的修正之道在下一个阶段可能又显得逼仄偏颇,阅读经历人生沉淀后的哲思让我有种开阔疏朗的感觉,即便我无法马上身体力行,但这种思路的拓宽也能受益良多,这也是蒋勋这本书除了“不执着”外给我的最大感受,用自由宽容的角度看待事物,不定视角,往往能看到别样精彩。
阅读古诗时只依靠注解来解读背后的含义,而错失了诗句本身的美好,这其实也是一种执着,硬要扭曲意思、强加逻辑,只看得到自己的需要,于是渐渐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原貌。我们视觉的狭隘常常受限于格局的大小,而一旦跳出窠臼,就会发现曾经的狭小。莫奈有一段时间在黑暗中作画,他用心灵的眼睛摸索着色彩;贝多芬在耳朵失聪之际,完成了《英雄交响曲》,他们的创举何尝不是一种另辟蹊径?
舍得,不舍得,构成了整个世界。蒋勋娓娓道来各种不执着的快意人生,让我们深深思索美的意义、文明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不执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