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商阶层的压抑历来是一种强韧的中国传统,即使是在民商经济蓬勃发展的明清两代,对于官僚政治的依附同样根深蒂固。这本书对商人阶层的特权恐惧也有非常深刻的描摹。铜路被断,眼见铜价飞涨,官府要求用铜钱完税,引来真假铜钱的纷争,又改弦易撤,要求缴税必用银子或粮食,如此反复折腾下来的损失只能由老百姓与生意人分摊,经济又见萧条。齐大嫂喝砒霜自杀的悲剧正是出自制度环境的压迫,朝令夕改,他们往往在制度的不确定性中倾尽所有,最后走上绝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只能学会妥协,学会在既定规则的约束下寻求解决之道。一纸命令商号代垫赔款的诏书下达,又把晋商们逼入绝境,将所有资产依托于佛门之处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古平原精心策划的连环计中的一招。
生意人是制度的投射,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找获利机会,则是生意人的本份。“大平号”与“泰裕丰”之间的斗志斗法现在看来也不陌生,面对京商的先声夺人,古平原果断扩大拉头寸的范围,小农小户虽然本钱不多,却是一个夯实基础的好方法。在随后的拉头寸大战中,古平原巧妙地盘活头寸,钱拉来了,但若用不出去,等于吃了个空心汤圆。古平原教小买卖人如何做生意人,于是他们从泰裕丰借钱做生意,赚来的钱再存入票号,彻底盘活了银库,这一手是远远走在了大平号前面。古平原善于挖掘经商本质,兼之胆大心细,与僧格林沁做的这笔生意艰险却也不落下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心怀仁义,在铜价暴跌时,古平原力争为百姓兑换铜钱,丝毫不堕一个生意人的操守。作为书中最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代商王,古平原不仅灵活机动,更重义轻利,这才是造就他大生意人格局的真正内涵。
司马迁把致富手段分为三种,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末富指的就是工商业,然而末富也有格局之分。如同李钦这样为了打击异己,能够私挖铜矿,铸造假币,将利益之争的苦果加诸于老百姓身上,已属奸富。然而,大生意人和小商人之间有多少鸿沟?只要是买卖人,无不讲究在商言商,大和小的区别,其本质在于社会伦理中的商贾精神。为大军采办的粮草被烧,陕西首富康家独自扛下几十家商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倾家荡产来赔偿损失,只为避免大小商号乃至当地经济的衰败。乔致庸倾其所有力图盘活茶商生意,为山西商人打通一条活路,利人利己。雷大娘和毛鸿翙这样站在票号顶端的人物,所见也不止于一个“利”字,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天贵,他不理解古平原舍利重义的行为,狭隘的眼光也注定了他的衰败。
《大生意人》将山西商人的精神气质刻画得极好,他们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对商机洞若观火、诚实守信、打通官府,大生意人与小商人间的格局之差让人感慨。书名尽显波澜壮阔之势,内容情节也一波三折,牵动人心。虽未看过前两本,对一些前尘往事颇感好奇,但无碍阅读,只是到结尾不知古平原如何摆脱逃犯身份,苏紫轩究竟何等来历,对古平原一往情深的常玉儿又该如何自处,这些疑问只能留待下本书中,让人翘首企盼。
社会伦理中的商贾精神——大生意人的格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