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从人的视觉出发,而不是从哲学意义出发,美与丑是两种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事物。美的东西,让人赏心悦目;丑的东西,让人厌恶嘲讽。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尤其是在艺术世界里,丑的物象,往往也会绽放出美的火花,给人愉悦的享受。正是基于这种认知,美国学者格雷琴·亨德森以《美妙的丑陋》为题,深入探讨“丑”文化史。作者跳出传统美学批评羁绊,追寻不曾触及的“丑陋”真相;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丑陋进行探索, 以崭新视角阐释了“丑”的丰富内涵及文化意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意大利学者、作家翁贝托·艾柯在《丑的历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美丽有时很无聊。尽管不同时代对美丽的定义有所变化,但美丽的事物总是遵循一定的标准……丑陋却无可预计,带有无限可能。美丽有穷尽,丑陋则无边,如同上帝一般。”格雷琴·亨德森就是想从无可预见的“丑陋”中,寻访到丑的真相与规律,完成对“丑”文化的探索。首先,作者放眼历史,从个体的丑说起,追溯丑文化的浮沉。在书中的第一章“丑八怪:令人不适的异类”里,作者先后列举了荷马笔下的波吕斐摩斯、童话里的美女野兽混合体形象瑞格蕾尔、画家马赛斯创作的“丑陋的公爵夫人”、电视剧《迷离时空》中故意变丑的美丽女人等等。这些丑陋的个体,无不是这个时代某些人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照。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些‘丑陋的人’被视为令人不适的异类,接受并反映出更大范围的社会焦虑与习俗,涉及种族、性别、年龄、阶级、残疾、国籍以及其他政治类别,为‘丑陋’描绘出一段谱系历史。”就是这些一个个丑态百出、丑陋无比的形象,在人类文化建构的变化中,却以其“丑”留下浓彩重墨,为丑陋文化的建构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逐渐堆砌成的一座座变化莫测的丑陋大山,也撼动了人们对“丑陋”这一定义的单一指向,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意蕴。
接着,在“丑陋的群体:不服从分类”一章中,作者将探索的重点从个体转向群体。通过追溯那将“丑陋”特征分类的过程,从中发现丑陋的演变历史及丰富。在文中,作者先后以中世纪雕塑里的“怪物”、阿拉伯国家文学作品中的“放逐者”、版画《战争》中破碎的战士面孔以及玩具“丑娃娃”等现象的研究,作者惊人的发现,人们之所以对丑陋群体歧视或迷恋,总是与自身的种族、性别、性、阶级、宗教、国籍、年龄以及残疾相关。正是人类自身的文化背景,才让“丑陋”背上冤名,从而将“丑陋”罪恶化、神圣化、殖民化、色情化、武装化、合法化和商业化。所以,作者一语中的的说,“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丑陋从根本上糅合了堕落腐败和积极新生的事物,”呈现出的是“人性的本质。”
最后,作者又将探索的触角从具象的客体转向抽象的观念上。在“丑陋的感官”一章中,作者从视觉、声音(听觉)、气味(嗅觉)、味觉、触觉等诸多方面入手,跨越文学、历史、音乐、建筑、艺术等众多领域,来寻求“丑陋”的丰富内涵与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意义。在“丑陋的声音:你能否闻我所闻”一节中,作者从人的发声说起,继而对音乐门派、音乐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声音中会带着个人痕迹,与阶级、种族、地理和其他文化特质有关。而在“丑陋的味道:人如其食”一节里,作者指出,“味觉与嗅觉紧密结合,超越了酸、甜、苦、辣、咸、鲜的基本范畴,在文化想象中扮演审美评判的角色。”丑陋的味道可以造成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导致过度肥胖或厌食症;丑陋的味道还能对食物的历史 保持质疑,引起对腐败、分解、腐烂和潮解过程的重视。作者的结论是:丑陋的味道“实际上源于现代人对可消解有机物的恐惧。”
《美妙的丑陋》的作者在书中结尾时说,“丑陋所提出的问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丑陋改变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着丑陋。”也就是说,人类对“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只要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索,就一定发现隐藏在“丑”背后的绚丽与多彩!
美)格雷琴·亨德森 著 白鸽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7月出版 定价:48元)
对“丑”文化史的探索——读《美妙的丑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