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阳明,以前只知道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创立的“阳明心学”,不但影响了诸如曾国藩等一批中国的仁人志士,而且飘洋过海,影响到周边国家,尤其是在日本,他的学说被不少政治家、企业家奉为圭臬,成就了他们的宏图大业。然而,阅读过郦波所著的这部《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后才明白,王明阳既是一个大学问家,更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谱写出生命的辉煌!
长期以来,王阳明的学说属于“阳春白雪”,留给人的印象是艰深难懂,所以,在普通人看来,王阳明是个极其神秘的人。那么,真实的王阳明究竟如何呢?在这本《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中,有了生动的回答。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故事再现历史,重现往事,让人认识到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王阳明。在作者的叙述中不难看到,王阳明并非一个满腹经纶的书呆子,而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人、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他思想丰满、思虑深远;他大义凛然、机智聪慧;他敢做敢为,胆识过人。首先,作者通过大量的考证,让人们看到,王阳明的一生是不断思考的一生,不断超越自己的一生。他研习前人留下的思想遗产,并不断从中发现这些思想 体系的不足,然后自己进行不断探索,创造新的价值观念,丰富中国的哲学宝库,实现人生的理想。早在青年时代,他又质疑读书人一定要读书当官的传统观念,而是认为,“读书学圣贤”才是人生最高的追求。正是怀着这样的抱负,让他始终追求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停步。由是看来,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立志要早,而且目标要高远。
阅读《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还不难发现,王阳明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劳作,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在“生死那道关”一章中,具体记叙了王阳明与宦官头上刘瑾斗争的经历。在刘瑾等宦官专权乱政后,王阳明不畏宦官的黑色恐惧,专门给皇帝上书,恳求皇帝革除宦官,还王朝清朗。这惹怒了宦官头目刘瑾,不但被廷杖四十,还被丢进监狱,后又被发配充满蛇虺魍魉的贵州龙场;为了阻止王阳明东山再起,刘瑾又派杀手在路上刺杀他,王阳明凭借自己水性好藏于水中,才躲过这一劫,最后抵达龙场。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人生的追求,王阳明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阅读《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还能发现,王阳明是一个坚韧执著的人。尽管龙场条件艰苦,但他一刻也没忘记对理想的追求。在“生死那道关”“龙场悟道”这两章中,作者浓墨重彩进行了记录。为了悟道,身陷囹圄的王阳明还在狱中研究《易经》;为了悟道,在龙场遍地是蛇虺魍魉地方,王阳明晚上居然睡到野外的一个石棺里。正是这种苦心孤诣、锲而不舍的追求,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这也表明,一个人要不断超越自己,就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阅读《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也能知晓,作为“阳明心学”的创立者,他不仅仅招收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他还身体力行,来证明自己“知行合一”学说的正确性。重要性。王阳明离开龙场来到江西为官时,一上任,就遇到百姓千人集体喊冤的事件。面对这样的群体性事件,王阳明立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税收是前来征税的宦官私自,他马上宣布,废止这种税收,为百姓减轻负担;同时,还给知府上书,力陈此税的非正当性,连宦官也拿他没办法。当然,实践“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更体现在他江西剿匪、平息宁王叛乱等众多事件上,事实证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某方面的翘楚,得到人们由衷的赞同,只是立言还不够,还要“听其言,观其行”,只有自己去亲身实践,给人们做出表率,树立榜样。王阳明就是通过自己治理朝政,平息叛乱等一系列建功立业的行动,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也才让“阳明心学”成为照亮人们前进的哲学思想。
《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不仅仅只是王阳明生平的记录,而且对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 的阐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向来被认为艰涩深邃,不太容易被一般人理解。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的讲解王阳明学术观念的产生、建立、发展、蜕变、要义;同时,作者为了让一般读者能够理解一些艰深的词汇,玄乎的话句,又采取旁征博引的方式,通过运用大量的事例,解释王阳明的学术 观点,佐证王阳明的思想内涵,从而让读者心领神会,对王阳明学术思想的真谛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是这种讲明白话的方式,让人阅读这本多达25万字的作品,一点也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觉得津津有味,有一口气读下去的欲望。
(《五百年来王阳明》 郦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