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次接触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之时,一直心内好奇,为什么一位女作家能够喜爱推理小说这类题材,并能如此成功呢?看完这本薄薄的由12个故事组成的《控方证人》似乎能够找到答案。
《控方证人》成书于1933年,12个故事大多创作发表于1924~1933年间,出版时命名为《死亡之犬》,而非现在的《控方证人》,这一方面可看出《控方证人》的成功,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品写作初衷是更加倾向于灵异与自然的,《死亡之犬》中短短篇幅展现出的宏大世界,其中不乏心理学、精神分析乃至于灵异通灵事件,《阿瑟·卡迈克尔爵士的奇特病例》中的诡异经历,《第四个男人》对于死亡心理的描摹,《最后的召灵会》中的凄惨决绝,都让人沉浸入一个气氛极度紧张、奇异而不可解的世界中,让人对这个世界的界限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个世界确实并且会一直存在诡异且无法解释的现象,但是我们要如何看待它们呢?可贵的是,在那个尚有些现象无法解释的年代,阿婆却显示出了超前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那篇有趣的《蓝色瓷罐的秘密》中,作者借他人的嘴说出了:今日的幻觉很有可能被证实为明日的科学事实。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想要展示出这个世界的奇异与多样,并且帮助我们打破大多数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藩篱。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己曾经说过:人的第二天性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却是立定心思,想要展示出人性的可怕与黑暗,阿婆在自己的故事中注入了灵异的成分,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些故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短篇,既可以看成一种灵异故事,也可以当作世情小说看待,那究竟是诡异的通灵,还是人心的丑恶自私?《翅膀的召唤》中对于阶级与财富的反思,《无线电》、《控方证人》与《阿瑟•卡迈克尔爵士的奇特病例》中对于财富的渴求让人做出太多可怕的事情,《死亡之犬》与《最后的召灵会》对于未知世界的过度贪婪的探求,都令人惊异惧怕,原来比灵异通灵之事更加可怕的是,人内心里存在的念头。
现在回到开篇的那个小小的问题,我想看过这本书的所有读者都应该感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对于生活与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热爱吧,她用一双聪慧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为财富所累的人们如何挣扎,看到人性的善良如何被摧毁却依然存在,也看到这个世界中太多不可解的奇异美丽之处,这是指引着作者不断写出作品的动力吧,并且让我们看到这位伟大作家的内心是如何丰盛易感且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