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巨人的陨落》
文/蓦烟如雪
一套书能日销过万,实属难得,而一套书能在豆瓣持续高分,也属难得。外国文学近年多被推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甚至是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都是如此,记得之前看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很烦躁的,但朋友告诉我,真正的文学,不应该太快餐,循序渐进,有铺垫,有感情,有大背景的框架,都是很精湛的结构,当然一本书的翻译尤为重要,不过在我看来,这本《巨人的陨落》似乎是找对了主,看去不会干瘪拖沓,反而节奏越发紧凑,让人感受到了屏住呼吸的惊天动地。
此书的作者,最大的特色是内容富有史实根据。说来,很多人把福特莱和金庸对比地位,可殊不知,金庸的武侠多以历史为铺垫,虽然故事是虚拟的,但内容大气磅礴,而福特莱的作品喜欢把真实的人物和虚构的小说角色相结合,他刻画的人物很鲜活,细节尤为突出,高潮迭起的情节是每一个读者最大的共鸣,一个作者能让读者在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感受到历史的浮沉,甚至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触动,是很难得的。
这本书的翻译没有瑰丽的辞藻,但大体结构很到位的,文笔流畅,尤其细腻的笔触,把沃尔特与沫黛的波折感情划为主旋律,使一战的跌宕起伏都和这些人物串联,不仅捕捉了微妙,也考验了二人。
《巨人的陨落》共有四十二个章节,故事以一战的起源为背景,讲述了五个家族的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从威尔士矿工少年和被伯爵抛弃后,成为女权政治家的女佣姐姐,从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致力改革的妹妹,到失恋的美国的贵族青年外交家,还有俄国底层的穷困兄弟和痴情的德国特工……这本书的时间轴是从1911年到1924年,贯穿了一战的历史,作者巧妙布局,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都环环相扣了起来,比如一战里除了法国之外的参战国、十月革命、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德皇退位、凡尔赛和约等历史事件,这种宏大的小说,需要严谨的史料,不仅要拿捏得当,更要虚实交织,让真实的人物和虚构角色相互交融,剧情的张力越大,故事越荡气回肠,福莱特在自己的故事里,让那些熟悉的历史名人轮番登台,让他们和这些故事里的虚构有了串联,有了缝合,印象中格雷戈里迎接归国的列宁,就是真实人物和虚拟人物的穿插。
印象中,沃尔特和沫黛的感情比较深刻,刺杀事件后,都渴望避免战争,尤其是沃尔特害怕战争让他和沫黛的感情有影响,可阻止战争失败后,他也得奔赴战场,小说没有直面战争,只是侧面描述,用情感去淡化浓重的历史,这本书中,女性的觉醒很明显,又岂是沫黛和艾瑟尔编的小报给战争有了解析,甚至她们在男性中间,渐渐在争取自我应有的权利,男性奔赴战场,女性顶替男人的工作,可工资只有一半,一样的劳力,却没有一样的回报,让她们感受到了不公平,所以,二人在女权利益上,有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不过,而二人的决裂也是阶层利益的分割。
而菲茨在书中,表现不被欣赏,他对艾瑟尔的爱情太不认真,贵族的劣根让他保守且不负责任,他不重视艾瑟尔的爱情,所以,才会想用包养的方式来得到艾瑟尔,可艾瑟尔并非是之前的人,她渴望女权,她渴望觉醒,所以她带着菲茨的孩子投奔他人。
这里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穿插的故事,都不是多余,而每一个利益的挂钩,都可能是浅层的情报,碍于故事真的很长,作者能在1168页中,展现如此波澜壮阔的史诗,已让我佩服不已,而故事散发的英雄形象,以及乐观的态度,更让人喜欢。
它的主旋律还是追求平等,渴望和平,这本书会成为时下的黑马,也是实至名归的。毕竟,内容太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