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司都要举办故事汇比赛,如何从几十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一直困扰着我。之前我也观摩过一些参赛选手的表现,他们的表述张弛有度,配上一些肢体行为确实加分不少,那我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效果最好呢?
最近在看《故事性思维》一书,虽然这本书并不是教人如何在台上演讲,如何参加比赛,但是许多内容却可以拿来借鉴,对我参加此次故事汇比赛很有帮助。
在讲故事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讲的故事。《故事性思维》中提到:“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总的来说,想要对别人有所触动,得先触动自己,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别人对你的故事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你所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泛泛而谈,没有真实的体会很难将情感表达出来。
这次比赛,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鼓励公司员工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去看看失独老人。为了打动听众,我选择了自己去看望失独老人的故事。这对失独老人的孩子3周岁不到就患白血病去世了,当初我听他们讲孩子的故事时差点泪流满面,因而,我想从这个点出发去鼓励公司员工在业余时间多关心关心这类老人。
在选择好故事,组织好语言后,就要准备在台上如何去把讲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时,在感动大家之余,让大家也积极参加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故事性思维》指出:“在你讲述的时候,听众大约只能听见15%的词汇。他们会从其他方面接受足够多的信息,比如你的表情、姿势、手势、着装、眼神、语气等。”所以,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真正传递给听众的内容并不多,听众很容易被其他肢体语言所影响。
就比如说,明明是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如果讲故事的人满脸充满喜悦,听众大概也并不会觉得这个故事有多悲伤。再比如说明明是个有趣的故事,如果讲故事的人语调特别慢,不温不火,听众大概也并不会觉得这个故事有多有趣……
除了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外,身体语言在讲故事中所起的作用不得不重视,《故事性思维》提到:“在开始讲故事之前,如果你身体往后靠,目光下垂,搓着手,努着嘴,然后望向远方,当你收回目光,准备开讲的时候,听众们已经准备听一个严肃的故事了。如果你跳上讲台,拍着巴掌,身体前倾,听众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会讲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故事。”这让我想起看一些电视节目,有些人并未说话,却给我很搞笑很喜剧的感觉,原来都是身体语言的关系。像我这次要讲的故事,就属于比较严肃的故事,因而,在台上可以适当的根据书中提议利用身体语言,让听众进入听故事的氛围。
除了以上的注意点外,反复训练也很重要。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讲故事,天生就能讲好故事。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肢体语言的把控,都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去训练,《故事性思维》一书也提到可以选择用镜子等工具帮助我们进行练习。
尽管比赛还未开始,不过我相信我通过提前看了这本书后,有意识的加强练习,可以在讲故事比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