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如此可怕,是因为它动摇了我们对生命的期许,我们热切向往着充实快乐的人生,但当脑部的萎缩、四肢的僵化开始提醒我们自己度过了生命的巅峰,当我们对生活的掌控力不断下降的时候,甚至当部分的自我也在慢慢消失时,要如何面对衰老这一不可逃避的生理现实呢?
帕科•罗卡的《皱纹》用漫画的形式对这个问题做了解读,我非常喜欢漫画呈现出的感觉,有很多动人而引发深思的细节,不啻于一部细腻感人的文学作品。书的开篇设置巧妙,让我们立刻了解到主角埃米利奥是一位早期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被儿子送入了养老院。故事以老人的视角展开,只有寥寥几笔对子女的描写,也许是因为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最终也只能依靠彼此的陪伴,子女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念想,漫画展现更多的是老人的孤独与无奈。
养老院中有和埃米利奥患有相同病症的老人,但更严重,他们的人生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于是井然有序地活在过去中,时间对他们而言早已冻结。这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发现曾经熟悉的能与之交流的人已不复存在,要亲历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这种痛苦是剧烈的。然而埃米利奥正在经历着自身的缺失,他无力的反抗更直观更让人揪心,到最后他眼中米盖尔的脸上五官慢慢模糊,变得毫无意义,这种表现方式强烈而震撼人心。
这座养老院看上去是很好的庇护之所,干净整洁,护理员和医生都态度亲切,但从老人的视角看来仍透着股绝望的气息。埃米利奥害怕被送到第二层过着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通往楼上的楼梯黑洞洞,显得无比压抑。所谓的健身就是大家一起坐着传球,电视厅里只能看动物类纪录片,每日按点吃饭、排队睡觉,仿佛除了这两件事再也找不到别的事可做,在埃米利奥平静的观察下藏着深深的恐惧与不安。
但与养老院的机械教条比起来,里面的老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这也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米盖尔的反转既让人吃惊,又倍感温暖。永远坐在开往伊斯坦布尔“东方快车”上的罗莎里奥太太、相濡以沫的莫德斯托夫妻、假装耳聋趁机对女护士揩油的奥古斯丁先生、偷偷存着小茶包小肥皂给孙子却被嫌弃的安东尼娅、喜欢小动物的马丁,他们都很可爱,他们的互相陪伴也让自己在养老院的生活不再寂寞。
《皱纹》让人看了哀伤,但同时又生出点希望来。莫德斯托也许再也认不出眼前的多洛雷斯,但每次她附耳过去悄悄说一句大骗子,莫德斯托就笑得极其开心,这是他们小时候的甜蜜过往。也许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过往人生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白,但他们仍保留着弥足珍贵的回忆,并在有限的回忆中找到生活的静谧。我喜欢这本书,帕科•罗卡虽不能提出解决方法,但对老人处境真实而直接的描摹让我们能直面这种痛苦,也给我们慰藉和自我探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