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尤拉·比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OnImmunity: An Inoculation
译者: 彭茂宇
出版年: 2016-8-1
页数: 288
定价: CNY 4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9581962
即使经历了十月怀胎,在那一瞬,你依然会觉得没有做好准备。他(她)躺在小床上,小小的一团,软绵绵、柔若无骨,真的可以健康平安地长大吗?至少在这个小生命的初期阶段,你必须要保护他(她)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你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
有责任感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国作家尤拉·比斯撰写《免疫》的出发点,就是初为人母的爱子情怀。婴幼儿需要疫苗接种。“阿喀琉斯之踵”这个古老的神话,犹如暗喻悬挂心头,当忒提斯在冥河浸洗阿喀琉斯时,她以为她可以帮助孩子将未来的灾祸阻挡在外,但是命运难料,福兮祸兮,母亲的好心或许反而会害了孩子。
每个好妈妈都有成为好医生的潜力。努力去弄懂和孩子健康有关的各种细节。尤拉独自阅读有关的研究报告,然后想方设法联系作者解疑答惑。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听一则新闻,或者偶尔和邻居的交谈,因为牵挂,处处事事仿佛都能勾起联想。《免疫》是一个母亲“想多了”的结果。确切地说,还要加上定语,“学识渊博的母亲”。我们会邂逅伏尔泰、笛福、马克思、桑塔格、乔治·奥威尔、蕾切尔·卡森等人,我们会穿梭于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各领域,思想如吉光片羽,闪烁书中。
它不是纯粹的科普读物。如果说“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那就少不了要对医学发起质疑。尤拉不是疾控专家,尽管这本书必然会出现很多的学术名词和医学概念,但她首先是一位母亲,一位有着内心敏感体验的母亲,一位怀疑一切既成的解释与结论的思想者,所以她对免疫的诘问是有感情的,真诚的,也是有慧根的。
《免疫》是一部随笔集。读它的感觉,有点像读蒙田。它的叙述和评论不是冷静的专家口吻,而是基于生命层面的深邃而又克制的追索。直面病痛,想象死亡,体悟人生的不可预测。对于饱受肾结石折磨的蒙田来说,16世纪的法国医学在他身上鲜少起效,所以他最终顽固地抱持一种“无医自处”的姿态。21世纪的人们远比蒙田要幸运得多,至少我们在技术手段上可以解决很多疾病,我们的怀疑往往不是因为医学本身,而是担忧隐藏其中的人性魅影。如果说尤拉的怀疑是一支利剑,它必然最终更多地指向人和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医学伦理和金钱伦理,何者至上?尤拉说起一件事:“在我儿子人生第一年中,CPC发布的新型流感病毒警报曾起到的最大作用,看起来只是催生了蓬勃的抗菌肥皂和净手液产业。”这听起来很耳熟,海盐、白醋、板蓝根……它们曾经屡屡掀起抢购风潮。人们真的很无知吗?不是的。我们期望专家是可以信任的,可是激流冲击人的良知,“领航员”常常反而把你领向了歧途。《免疫》中提到一个例子。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1998年的研究中将麻腮风疫苗和自闭症联系起来,造成大面积的公众恐慌。在随后的几年中麻腮风接种率大幅下降,并导致2012~2014年英国各地相继爆发麻疹疫情。这个医疗丑闻的出炉是由于韦克菲尔德与疫苗公司因金钱利益而起的私怨。专家的意见是这个社会的强音,渗透到我们生活每一方面,每个普通人都会遭遇到他曾愿意相信的权威们的分歧。众声喧嚣,可以相信谁呢?《免疫》中也有一些拒绝接种的父母。每一个拒绝,都是不信任的强烈表达。但是将孩子置于险地的风险太大了。有谁愿意回到没有疫苗的年代?笛福在《瘟疫年纪事》里描绘的人间惨剧实在太可怕了。曾被称为“黑死病”的腺鼠疫依然存在,所幸它已经不复当年之威。如果没有接种,全人类都将处于危险之地。如果疫苗作假、以次充好,这不是质量问题,“疫苗之殇”这样的事件绝不应该发生,它突破了底线,动摇了我们的生活信心。
免疫不仅是生理机制,它也是文化的演变,科学伦理的基线,企业良心的呼求,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大堤坝。尤拉用她的独特解读重新建构了“免疫系统”,她在最后说道:“不管我们如何去认识社会,我们都是彼此置身的环境的一部分。免疫力是公众分享的空间——它是我们共同照料的花园。”如果说疫苗代表了公信力,对它的怀疑就是拷问社会的良知。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也需要时时打上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