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拍新电影了,《比利∙林恩的中场赛事》。影片的宣传并未落实在剧情上,反而一再渲染“4K、3D、每秒120帧”的技术噱头。电影技术“小白”们摆出一副吃瓜群众的表情,心里默念:对于技术的解读,我们只知道电影画面更清晰了。被国产电视剧喂饱的中国观众,最关心的是剧情!
谈到剧情,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倒是可以说道说道。《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重要作品。1958年,方登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的烟草之乡伊利莎白城。13岁时,与家人移居至凯里。他本来大学时先修文学,后攻读法律,立志从事不动产行业。谁知,年至30岁的时候,他居然弃法律而从文学,成为一名专职作家。如此看来,人生之奇妙不可小觑,还真得任性而为。
在方登的写作生涯里,有两本书必须提及。其一是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的短篇小说集《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另一本便是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奖的这本《漫长的中场休息》。“书评人奖”虽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奖项。可本书几乎入围了2012年的各大文学奖项,颗粒无收也是遗憾。
李安用儒雅的太极之手解读了这本小说。小说与电影之间的距离,恰好是东西方价值观与民智的异同之地。小说更专注于美国价值观的反思,而电影却强调个体人性的感受。当然,喜欢电影和小说的人都有,可是两者都喜欢的却寥寥无几。至于李安和方登是否都反战,我更想问读者和观众一个问题:你们喜欢战争吗?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一队在伊拉克战场亲历肉搏的步兵B班荣归故里。其中,十九岁的比利最为显眼,因为他冒着枪林弹雨去救队友施鲁姆。尽管队友身亡,比利却抢回了他的尸体,并杀死了一名伊拉克恐怖分子。
B班开始了为期一日的荣耀之旅。可是,民众的拥戴、富翁的盛宴、好莱坞经纪人的垂青、橄榄球职业联赛的中场秀以及比利收获的啦啦队女孩的爱慕,都无法治愈他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失去战友的伤痛。
那么,比利为什么要在小说结尾选择重返战场呢?
首先,我们得来看看比利为什么去参军?比利是家里最小的男孩。他自认为没见过什么世面,若非此次回国要上电视,他连得克萨斯体育场都没去过,更甭提参加什么中场秀了。可他身有责任感,为了教训抛弃姐姐凯瑟琳的渣男,他不仅砸坏了人家的汽车,还拿着铁棍追着人家在整个停车场里跑。他面对指控时,还笑个不停。他没意识到这是犯罪,因为他太年轻。结果,“地区检察官同意,只要比利参军,就把重罪指控降至恶意损坏。”
在B班里,参军的理由五花八门。赫克托说,“报名参军就有六千美金奖金,而且参军后,他就不用担心保险的事了。”你看,参军实际上是种交易。他交易了金钱,比利交易的是罪责。战争即利益,参与战争的人都知道,不论是兵士还是政客。而求助战友的勇敢,更多是因为害怕孤身一人。
可在美国本土,正如布什所说,尽管这场战争备受非议,可美国民众相信这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B班所到之处聚满赞扬之声:“绝大部分美国人都坚决支持这场战争”。比利也在民众赞誉和战争现场闪回中迷失了自己。
可B班班长戴姆是清醒的,他说,“为了置人于死地而刀兵相见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的”。被改变心智的那个人正是步兵团二等兵比利∙林恩。面对死亡,他学会了坚强。他放弃了凯瑟琳劝他逃走的念头,“车子启动了,比利躺在椅子里,闭上眼,试着什么都不再想”。
文学从来不负责解决问题,它只提供可能性。如果真从读者的角度去探究比利的抉择,我认为比利面对的是被道德绑架的人生,在继续做逃兵还是哪怕战死沙场的英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尼采说过,道德有两种: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 谦虚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我想,比利就是屈从于后者的人。这也是小说在美国被各类奖项嫌弃的原因。主流价值观里,可能更需要“燃”,而不是“颓”。
十九岁的比利,站在“面带微笑一无所知的市民”中间,决定在“燃”的路上,“颓”地走下去。
作者:[美] 本·方登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副标题: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原作名: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译者: 张晓意
出版年: 2016-11-1
页数: 314
定价: CNY 45.00
装帧: 精装
ISBN:978754428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