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能治病,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有两位小说的资深“读者”,剑桥大学英国文学专业毕业生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为了专治我这种“天生不服”的病,联合撰写了一本书,叫做《小说药丸》。该书号称:“人生疑难杂症全收录。对症下药,一盒起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作者在序言里“蛮横”地写道:“我们开的药没办法到药店配,要到书店和图书馆找,或用电子书阅读器下载,因为我们是书目治疗师,咱们这行的药正是‘书’。药材包含巴尔扎克止痛膏、托尔斯泰止血带、萨拉马戈药膏。”听到这些“医疗神器”的名字,如我般的病人心里还真是没底。
居然还有位匿名读者反馈说,这本书治好了她的厌倦和近视,甚至还挽救了她的婚姻!真是越说越玄乎。也不知道这位读者的婚姻到底是啥状况。
满怀狐疑,我打开了这盒强效“大力丸”。嗬,病例真不少唉!从“矮个子、爱出风头、肠胃胀气”到“赌博、领养、注定失败的爱、罪恶感”,足足有好几百条,都能治。这是些什么病呀?就是人生百态嘛。我忽然担心起来,这个世界上不是病人太多了,而是会是小说家太少了。
先说开篇的第一个病例:“唉,21世纪”。书里关于病情的介绍是这样的:“现代人对本世纪独有的不适感,也就是来自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作家医生开出了两种药丸:伯努瓦∙迪特尔特的《小女孩与香烟》和加里∙施特恩加特的《爱在长生不老时》。我不了解第一本小说,可我读过第二本,是典型的反乌托邦的小说,爱情故事里充满了绝望。倘若从“知晓未来生活必定绝望,我们就该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话,那么我们的确就不该再哀叹21世纪了。药是到了,病除了吗?我想,患者们可以各抒己见了。
随着阅读深入,我发现小说药丸的治疗方式可分为三类:对症下药、凭经验下药和胡乱下药。
对症下药的疗效一目了然。比如你患有“害怕老年生活”综合症,就给你开一本简∙加德姆的《老废物》。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被人称作“老废物”的退休法官,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光鲜而有意义的故事。读完这样的小说,你一定会很振奋吧?变老怎么了?年老即是财富,不仅有物质,还有取之不绝的回忆。嗯,这类药丸有疗效!
凭经验下药这种事,多少有些不靠谱。有种病症是“被催生孩子”,然后书里给开出了这本书的药方:《凯文怎么了》。如果你要是读过这本书,我相信你的汗毛必然会直竖起来。母亲伊娃其实不那么想生孩子,在丈夫的催促下不得不生下凯文。凯文从小得不到母亲关爱,却倍受父亲溺爱。心性丧失的凯文最终走上了射杀学校师生,弑父杀妹的残忍之路……若是依照这个故事的戏码,可真不得生孩子早晚的事情,而是要不要生孩子的人生大问题了。像这样介于靠谱和不靠谱之间的药丸还有很多,完全是凭借读者的阅读经验和智慧来判断疗效的。
最有意思的是书里那些像“牛马医生”开出的药丸,典型的“博君一笑”系列。不过,也是这些胡乱下药的病例才更有意思。你知道“独裁”怎么治吗?读一本卡达莱的《接班人》。书里说,“不过,最受折磨的其实是独裁者自己。如果你在家里常摆出独裁者的姿态,请注意:没人想待在一个霸权而没有温情的家,最后无论出于嫉妒或愤怒,家人一定会推翻你的统治。”这段文字貌似有理,可是我相信没有哪个独裁者会认为自己有病吧?而有时间服药的一直都是我们这些被独裁的人。书中为“离婚”开的药居然是哈尼夫.库雷西的《亲密》。难道不应该是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吗?我很不服气哎。
说来说去,这就是本娱乐之书,旨在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只要你看到作者评出的“十本最佳马桶读物”,里有包括贝克特、卡尔维诺、库切、冯内古特和翁达杰等世界顶级的小说家,你就知道作者不是认真的了。如果这就是小说药丸的话,那么小说真的要完了……
作者: [英] 埃拉·伯绍德 / [英] 苏珊·埃尔德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Novel Cure: An A to Z of Literary Remedies
译者: 汪芃
出版年: 2016-10
页数: 360+别册112p
定价: 59.00元
装帧: 盒装
ISBN: 978720813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