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新近推出的这部长篇小说——《望春风》,用宏阔精致的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的中国乡村进行了回眸,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价值,这既是对渐行渐远乡村的眷恋,也是对真善美的呼唤与憧憬。
《望春风》的故事以一个叫儒里赵村的江南村庄为背景,从1958年写起,一直写到2007年。。赵云仙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算命先生,解放后成为被新政权管制的人。不过,在迷信尚有市场的乡村,“我”的父亲仍然有他的市场,经常黑夜间奔走在田间,悄悄去为人摸骨算命,借以得到微薄的报酬。然而,正是因为他这不光彩的“职业”,妻子与他离了婚,他只好孤身一人带着孩子,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文革”中,父亲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这段不为人知晓的历史暴露了,就丢下没有成年的“我”自杀了,孤零零的“我”,从此饱尝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无何止的运动打扰了儒里赵村的自然和宁静,人际关系恶化,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斗争,连亲人间也变得生疏隔阂。最典型的就数“我”的婶婶——“我”的父亲去世以后,她阻止叔叔不让“我”学兽医,后来,又自行拟好协议,把“我”家的地基占据,而且对说好的800元现金也不了了之。不过,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儒里赵村也显示出了它的温暖和人情味。如孤儿赵德正得到了邻里乡亲的照拂,还当上了第一任村支书;大“我”五岁的女子春琴在“我”的父亲去世后,不怕别人嫌话,处处关心“我”,照顾“我”;村里被新政权视为坏分子的赵孟舒和赵云仙自杀后,村里人仍然像对待亲人一样,为其办理后事;唐文宽作为漏网的国民党人士,却当上了村小学教师。
《望春风》的结构也是相当别致的。作品不是以时间顺序铺展故事情节,而是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命运来推动故事的进程。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大大小小三四个人物,而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当属赵德正。父母去世时,赵德正还是个孩子,他是吃儒里赵村百家饭长大的,一直住在祠堂里栖身。解放后,成了村子的支部书记,执掌儒里赵村人的命运。他是个忠厚且有主意的人,赵孟舒对她有恩,他想尽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加以照顾。他没有权欲,对村子基本实行无为而治。他只想着一生做好三件事就行了,一是办小学,二是把磨笄山推平,种上庄稼,三是好好的死。可见他是一个既渴望建立事功,又能看透生死的人。高定邦是另一个的光彩人物。高定邦是一个复员军人,他想从赵德正手里接过儒里赵村的头把交椅。为此,他好表现,他拉练,他认真执行上级交给儒里赵村的各项任务。但是,他也不是利欲熏心的小人。当赵德正推倒磨笄山的计划无人赞同,他看此举有利于儒里赵人,就力主通过。当德正被公社干部绑去批判,他却抛弃俩人之间的恩怨,把他保护下来。小武松和他斗武,差点要了他性命,他也没有把对方怎么样。乡里乡亲这个道理和感情,他是遵守和顺从的。而“乡里乡亲”,正是儒风的体现。其他如梅芳、龙英、春琴、雪兰、王曼卿、 赵礼平、同彬等,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棱有角,让人过目不忘。
《望春风》真实展现了半个世纪真实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各色人物在社会巨变面前的精神心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风云变迁中,既有人间的温暖关爱,顽强的存在于乡村原野,滋润着一方乡亲;也有近乎人间地狱的冷酷无情,摧毁乡村的恬静温馨,撕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愫。应该说,面对乡村日益突显的冷酷无情,作者才眷恋乡村的温暖关爱,从而产生深情憧憬的回“望”;同时,小说还用深沉的笔触,对中国乡村中文化传统习俗——祠堂、私塾、古建筑、民俗、礼仪等进行了展示,对它们在历史变革中逐渐消亡感到无比的惆怅与伤咸,或许,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望”——盼望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嬗变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从而让“春风”般的温暖始终洋溢在乡村田野,从而让每个人心中的乡愁不只是残缺凋敝的“愁”,而且有温馨美好的“愁”萦绕在心间。
(《望春风》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定价: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