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澍的文字会觉得在他沉静的表述中凝聚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他是如此特立独行、如此坚定地贯彻着自己的建筑理念。他不仅仅是个建筑师,更重要的是,他是个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因而在中国大刀阔斧拆除留存成百上千年的传统建筑、用毫无特色的通用楼群加以取代的时候,他选择隐退,直到找回传统的呼声响起,他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中。
我特别喜欢王澍看待建筑的视角,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他说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这个词拓宽了我们对建筑的想象。所谓建造一个房子,就是建造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房屋、邻近的周边,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并不凸显自我,也不刻意强调自然,这样的“无定所”才是融为一体,也让人联想到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对王澍来说,建筑是营造空间和生活状态。
看王澍怎样把空间瓦解为自然状态很有意思,他的建筑中总包含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并利用了大量的再生和自然材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将原有的传统建筑复制重建,形似神离只是与回归传统的道路背道而驰。相反,他对传统的追求与当下的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让人能够回忆、思考,并爱上传统文化中的意趣,这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是遥不可及的知识典故,而是充满了生活体验的细节。
象山校园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乌托邦,建筑和象山各为一半。首先是建筑与象山的对话关系,然后回到建筑内部,将建筑转化为仿山体,也就是建筑内部再放一栋建筑进去,就像园林中曲径通幽、循环往复,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以小见大。象山校园的外墙和内墙运用了大量的“瓦爿”,这些是被拆毁村落的回收材料,加之模板浇筑的方式让“瓦爿”和当地人的回忆得以留存。建筑内部则如同一幅山水画,山内观山,四种不同的视线串联起看似复杂繁多的校园建筑。
这种视角很有意味,它让你去探寻、去思索,有种无序之美,比之如今高楼林立、平铺直叙的生活空间要精彩得多,所谓造园的情趣大概就在这里。这类营造活动的缺失一来是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二来也是人心浮躁的表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曾经如此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气候、材料、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是传统文化的传递,但如今都成为灰扑扑的城市森林,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王澍为自己的工作室起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这是他对建筑这项活动的态度,业余建筑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空间、是人与人,环境与人的联系、也是追思传统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