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青灯有味忆儿时》
文/蓦烟如雪
说来我看过的书,种类占最多的属散文,有很多人跟我说,文体中散文最没劲,虚无缥缈,又不切实际,可我反而不这么认为,散文是意境之美,是文学中最上层的一种表达形式,也许它没有小说来得生动,没有文言文来得晦涩,没有历史来得包罗万象,但是它可圈可点,有棱有角,它并不是基于虚无,而是把一种载体用另一种方式去诠释出来。
不过我看了《青灯有味忆儿时》,并没有那么大感触,它没有简媜的唯美,在乡土上又不像李娟的文笔来得那么接地气,当然他有也自己的味道,娓娓道来,渐渐升华之感。
就像“记得青山这一边”这篇,前面一大段都在描述齐白石老人的画,在回想童年时间的感受,真正吐露到自己家园,只有后面几处,不过他的遇见也有精炼之处,比如“人在髫龄,既不会有过来人失路、迷途的悲哀与愧悔,又具有人生取向、道路抉择的广阔空间,一切都可以从头做起,因而总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又兼记忆是一种微妙而奇异的东西,许多人和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可是,经过岁月洪流的反复淘洗,在神思迷雾的氤氲中,它们会得到醇化,有所升华,好似深埋于底下的周鼎商彝,一经发掘出来,那些青铜器皿便会以土花斑驳的神奇色彩,令人刮目相看。”我为何要引用这段呢?
它有亮点,也有弊端,亮点是辞藻唯美,弊端是过于导向和拼凑之嫌。
哪段比较干净不做作呢?
“蓝天,远树,苍苍茫茫的绿苇丛中,蜿蜒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叫天子、百灵鸟、黄鹂鹠、红嘴鸥,盘旋往复,迷乱了故乡的秋天。 ”
“置身其间,有一种怒涛奔涌、舟浮海上的感觉。窗外银灰色的空间,飘舞着丝丝片片的雪花,院落里霎时便铺上了一层净洁无瑕的琼英玉屑。”那茅屋里载浮载沉的童年,被这样的画面描写出来,真的很带意境。
而后写“老三股”时,作者从姓氏说起,再谈至家乡名山、信仰,仅仅就这样短短一篇结束了,有一种莫名其妙戛然而止的味道。“狐狸岗子”这篇比较有神话色彩,那些狐仙、黎仙、黄仙、长仙都很有意思,只是再谈及了东院罗锅王的大儿子堵了狐仙洞,所以让老人给断气的故事,说来,这些比较有神话色彩,只是作者说了这些有讲了萨玛的由来和萨玛跳的过程,也简简单单而过,可能这是作者的一种方式,但多少有点不习惯。
不过,王充闾的文笔里有传统文学的气息,他接受过私塾和系统的国学启蒙,也接受过新式教育,他的文字与现代人的视角多少是有出入,有人说他“笔落句宛若信手拈来,情感深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但我个人觉得这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小蔓头儿”里,那些富有趣味的调侃,“游戏”中孩子富有天真的想象力,他最后对电视节目那个圈的谈及,是很有深省意味的。少年儿童的无所顾忌,联想的驰骋,敢于挑战权威的魄力都值得鼓舞。
“母亲”的严谨,教育的严格都体现在文中的一字一句中,他的回忆很有生活气息。
像“姥家门口唱大戏”那些难得一见的儿歌,是我在这本书里最为喜欢的地方。而后面提及的剪纸艺术也是我个人的喜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文中提及,在现实中,也渴望得以延续,这种描述,也是很温暖的。
我写一点,看一点,发现这位八十多岁的北方老人,文笔中,真有值得让我们学习地方,我为之前的狂妄之词感到羞愧,也能理解俞晓群说“读《碗花糕》,读《望》,读《绿窗人去远》,我的眼泪纷纷飘落。太真的情感,太善的情操,太美的文字,好啊!我还能说什么?”
他有一种不屈的力量,似铮铮傲骨,也有一种文化的质朴在文中微微流淌,也许起初会不喜这样的风格,但是久而反而会觉得这样的真诚,才是散文中该有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