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曾说过: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殿宇,你的宗教。

美国作家马修·托马斯所作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就是一部关于日常生活的佳作,讲述了一个美国平凡家庭史诗般的日常,故事围绕爱尔兰裔美国女人艾琳的一生来展开,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国底层社会工人阶级的女儿是如何一步一步追逐自己想要的中产生活的故事画面。作者通过一个家庭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以微小的事件来组成宏大的社会脉络。

这部600多页的鸿篇巨制,是完全值得花时间和精力来细读的作品。它讨论了个人命运是否能够通过努力来改变,也试图厘清婚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解决方法,还竭力展示一个女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时表现出的坚韧勇气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执念与追求,以及探究上一辈是如何影响下一辈人的性格追求和自我认同感…..可以说这个大部头概括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十分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家庭的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阅读本书时总是被作者细腻的描写所打动,细微之处见真章,惊叹于一个男性作者竟然能够如此细腻地将女人的内心、情绪精准地表达出来。写艾琳对埃德心动的那一刻,马修是这样形容的:“她的心想像台发动机似的,在冬日的下午被人猛然发动起来,颤动了一下。”这样生动的描写美妙极了,眼前似乎有一颗心脏在跳动,却又带着少女的羞怯。马修对女人内心情绪的捕捉非常到位,他笔下的艾琳丰满、立体,她坚持自我,但为了所爱有时又不得不退步。马修展示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女人,她的所有不满、快乐、迷茫、犹豫、矛盾、失落等等各种性格气质都被他不厌其烦地描绘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对这个女人的感情也变得复杂,因为这个女人的一生就是我们大多数女人的一生。在读她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阅读自己的故事呢?

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也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有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手足无措的时刻,也对婚姻生活产生过迷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丈夫产生分歧,面对衰老和死亡无能无力…… 这个女人漫长的一生,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女人漫长的一生啊。

这部书在教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婚姻,死亡和爱。马修以情切朴实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最为普通的家庭的日常生活,但是却又十分迷人,充满了微小的幸福和快乐,以及无法言说的悲伤与心疼。我们如何挣扎在生活的苦痛里,如何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如何平衡生活以及身体对自尊心的打击。

 

很庆幸我在未婚之前读到这样的好作品,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做好了更为充足的准备。就像艾琳说的:婚姻毕竟没有自助手册,也没有断电时可用的带手电的应急箱,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火柴盒。

人生的起起落落应该如何面对,得知自己身患阿兹海默综合症的埃德在写给儿子康奈尔德信里让他想象自己正身处一场越野比赛中,除了一次的失败,还有更多的失败尾随而来,但也有更多的胜利在向你招手。埃德还说,你向生活索求多少,生活就会给你多少。他告诉康纳尔,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计较得失,而是为了去爱和被爱。

而艾琳则对人生有着更为尖锐的回答,她说:这就是人生,你只能破釜沉舟。